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问诸水滨

问诸水滨

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春秋时,齐桓公伐楚,以楚之不贡和周昭王南征溺死于汉水为问罪之辞。楚与师的回答,首先承担了不贡的责任,但对昭王不返,却不认其咎。“问诸水滨”,就是说周昭王为何南征不归,请你还是到汉水边上提出这样的问题吧!后因以“问诸水滨”为两不相于之意。

元.方回《次韵伯田见酬》诗:“世故吾其问水滨,向来不合典班春。”(《桐江续集》卷十六)


【词语问诸水滨】  成语:问诸水滨汉语词典:问诸水滨

猜你喜欢

  • 照胆镜

    源见“秦庭朗镜”。指相传能照见人胆的宝镜。明汤显祖《牡丹亭.圆驾》:“朕闻人行有影,鬼形怕镜。定时台上有秦朝照胆镜,黄门官,可同杜丽娘照镜。”【词语照胆镜】   汉语大词典:照胆镜

  • 鼠辈敢尔

    见〔鼠子敢尔〕。

  • 郭璞游仙

    《文选》卷二十一郭景纯(璞)《游仙诗》唐.李善注:“凡游仙之篇,皆所以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飡霞倒景,饵玉玄都。而璞之制,文多自叙,虽志狭中区,而辞无俗累。见非前识,良有以哉!”晋.郭璞著有《游仙诗》,

  • 其嗟可去,谢也可食

    嗟:叹词。指“嗟来食”,即悯人饥饿,呼其来食,而语带侮辱性。谢:道谢,谢过。 当别人给予侮辱性的施舍时,可以拂袖而去;而当别人承认错误时,就可以接受别人食物了。 表示处世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态度灵活

  • 刘依

    源见“王粲登楼”。谓依附于他人。元耶律楚材《和张敏之鸣凤曲韵》:“有材希晋用,失志欲刘依。”

  • 鸥鹭盟

    源见“鸥鹭忘机”。与海鸥、白鹭为友。比喻隐逸生活。元黄庚《渔隐为周仲明赋》:“不羡渔虾利,惟寻鸥鹭盟。”【词语鸥鹭盟】   汉语大词典:鸥鹭盟

  • 天门八翼

    《晋书.陶侃传》载:陶侃梦生八翼,飞登天门,已登其八,唯一不得入,阍者以杖击之,折其左翼。后侃都督八州,握重兵,“潜有窥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即自抑而止”。后遂以“天门八翼”指官至高位的征兆。清 丘逢

  • 茶荈当酒

    《三国志.吴志.韦曜传》:“韦曜字弘嗣,吴郡云阳人也(注:曜,本名昭,晋时避司马昭讳,故改)。……皓每餐宴(皓指吴主孙皓),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

  • 攀弓剑

    同“攀髯”。元邓文原《奉题延祐宸翰》诗:“曾听《箫韶》瞻晓日,仰攀弓剑泣秋云。”

  • 穿针

    源见“乞巧”。指旧俗七月七日夜妇女穿七孔针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唐王勃《七夕赋》:“海人支石之机,江女穿针之阁。”【词语穿针】   汉语大词典:穿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