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铛脚刺史

铛脚刺史

铛(chēng撑),三足锅。三刺史鼎足而立。比喻一些地方官吏善于治理,能为民兴利除害。典出唐薛大鼎事迹。薛大鼎,唐蒲州汾阳(今山西荣河县北)人,生卒年代不详。唐高祖起兵反隋后,薛大鼎于龙门晋谒,为高祖献策,授大将军府察非掾。复出为山南道副大使,他在这里,开设屯田,积聚粮食。后为沧州刺史,大有政绩。他浚治淤塞已久的“无棣渠,使之直通沧海。当地老百姓歌颂说:“新沟开通,水运便利。直通沧海,有渔盐之利。昔日徒步而行,今日车马奔驰。美哉薛公德政,四民均沾其利。”又大兴水利,疏通长芦、漳、衡三渠,使洪水不为害。当时,郑德本为瀛州刺史、贾德颐为冀州刺史。二人也都以善于治理得名。河北一地有三个好刺史,故当地人称之为“铛脚刺史”。

【出典】:

新唐书》卷197《循吏·薛大鼎传》5621-5622页:“(大鼎)累徙沧州。无棣渠久廞xīn欣)塞,大鼎浚治属之海,商贾流行,里民歌曰:‘新沟通,舟楫利。属沧海,鱼盐至。昔徒行,今骋驷。美哉薛公德滂被!’又疏长芦、漳、衡三渠,泄污潦,水不为害。是时,郑德本在瀛州,贾敦颐为冀州,皆有治名,故河北称‘铛脚刺史’。”

【例句】:

唐·白居易《自到郡斋仅经旬日方专公务未及宴游偷闲走笔题二十四韵兼寄常州贾舍人湖州崔郎中仍呈吴中诸客:“愧无铛脚政,徒忝犬牙邻。”


偏正 唐代的清官良吏。《新唐书·薛大鼎传》:“高祖时迁浩州刺史,时郑德本在瀛州,贾敦颐在冀州,皆有诏名,河北称~。”△用于官吏方面。


【词语铛脚刺史】  成语:铛脚刺史汉语词典:铛脚刺史

猜你喜欢

  • 富贵如浮云

    同“富贵浮云”。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典源】《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今译】 孔子说:

  • 一双童子

    源见“陈宝雄”。指传说中战国陈仓人得怪物道遇的两童子。后用以咏陈仓。唐褚载《陈仓驿》诗:“锦翼花冠安在哉,雄飞雌伏尽尘埃。一双童子应惆怅,不见真人更猎来。”

  • 陈平宰

    源见“陈平分肉”。美称主持村务的父老办事公平。明马中锡《春社》诗:“膰肉陈平宰,村醪杜甫尝。”

  •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三国演义》第一百回:“懿 (司马懿)叱之曰:‘朝廷养军千日,用在一时。汝安敢出怨言,以慢军心!’”《隋唐演义》第十五回:“老爷养军千日,用在一时,既蒙老爷差遣,秦琼不敢辞劳

  • 金铜仙人

    《三辅黄图.建章宫》:“神明台,武帝造,祭仙人处。上有承露盘,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又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序》:“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

  • 温室秘

    源见“温室树”。谓宫禁中事。唐沈佺期《酬杨给事兼见赠台中》诗:“温室秘,籍向琐闱通。”

  • 鹿门采药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庞公传》:“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如敬宾。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庞公不愿做官,携带妻儿入鹿门山采药隐居。庞

  • 邻环昨梦

    源见“羊祜识金环”。旧时谓幼童记得前生遗物。宋魏了翁《水调歌头.王总领生日》词:“正理中枢旧武,却忆邻环昨梦,重上蜀青天。”

  • 不刊

    刊:削除。古代文字书于竹简上,有误则削去。不刊,即无可改易的意思。汉代扬雄《答刘歆书》:“是县诸日月,不刊之书也。”县:同“悬”。晋代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左丘明受经于仲尼,以为经者,不刊之书也。”

  • 九州铸错

    源见“铸成大错”。指造成重大错误。张光厚《感事》诗之二:“九州铸错嗟何及,沧海风平又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