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赤帝子”。喻刘邦起事推翻暴秦。《水浒传》五九回:“三日之内,早望见那座山,乃是昔日汉高祖斩蛇起义之处。”
同“雍门琴”。宋苏轼《甘露寺》诗:“聊兴广武叹,不待雍门弹。”
《庄子.徐无鬼》:“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于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丘愿有喙三尺!”后因以“三尺喙”比喻能言善辩。宋苏轼《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臣等虽三
源见“出山小草”。谦指自己卑微无名。清袁枚《寄谢未堂司寇》:“枚心仰卿云三十年矣,自问山中小草,不敢通名于大君子之前。”
同“一枝栖”。清王士禛《怀崔不雕》诗:“身无一枝隐,诗已众人传。”
同“谢池梦草”。清王士禄《水龙吟.羁所自寿》词:“况狄云望杳,谢池梦断,肱虽曲,谁能睡?”
亦作“草庐三顾”、“茅庐三顾”。顾:拜访、探望。茅庐:草屋。表示礼贤下士,诚恳邀请,也引伸为知遇之恩。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人称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玄宗幸华清宫,新广汤池,制作宏丽。安禄山于范阳以白玉石为鱼龙凫雁,仍为石梁及石莲花以献,雕鐫巧妙,殆非人工。上大悦,命陈于汤中。又以石梁横亘汤上,而莲花才出于水际。上因幸华清
源见“梁园赋雪”。指如邹衍、枚乘那样具有才华的人。唐白居易《斋居春久感事遣怀》诗:“久作龙门主,多为兔苑宾。水嬉歌尽日,雪宴烛通晨。”
同“地下修文”。唐王维《故右豹韬卫长史任君神道碑》:“陈力异代,官成圣朝。修文下泉,名在天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