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腹背受敌

腹背受敌

腹背,指自己的前面、后面。形容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本指东晋刘裕伐后秦姚泓之事。北魏泰常元年,刘裕攻后秦,要逆黄河而上,于是向北魏借道。太宗召群臣计议,公卿都说:“函谷关有天险之号,一夫当关,万人不得进。裕如何能入关?况且他真意难测,许他借道如同纵寇,应阻挡他通过。”独博士祭酒崔浩说:“这不是上策。今姚兴新死,他儿子驽劣,裕乘姚氏危亡而攻,我看他意在必得。如果阻断他的西行之路,他就会上岸北伐我们,那么,姚泓无事,我们却兵临城下了。不如借道给裕,纵他曲行,然后再兴兵阻住他东归之路,这样,裕胜,必谢我借道的美意;姚胜,我们也可算有救邻之举。这才是上策呀!”然诸官仍说:“裕西入函谷,会进退路穷,腹背受敌。虽扬声西进攻姚,本意必在北进攻我。”于是,太宗依从众人建议,派兵拒裕,不料被裕击败,而且损伤惨重,不由追悔不听崔浩所劝。

【出典】:

魏书》卷35《崔浩传》809、810页:“浩曰:‘……纵使裕得关中,县远难守,彼不能守,终为我物。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斗两虎而收长久之利,上策也……’议者犹曰:‘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扬声西行,意在北进,其势然也。’太宗遂从群议,遣长孙嵩发兵拒之,战于畔城,为裕将朱超石所败,师人多伤。太宗闻之,恨不用浩计。”

【例句】:

宋·王明清《挥麈三录》卷2:“今则脊尾俱摇,腹背受敌;归地皆失,内溃有强敌之侵,众心自离;外隳无诸国之功。” 宋·陈亮《酌古论·韩信》:“而又知左车奇兵实已断后,欲使吾腹背受敌,始可全胜。”


主谓 前面和后面都受到敌人的攻击,处于被动不利的局面。刘卫华、张欣武《哈佛女孩刘亦婷》:“国内高考,是不能放弃的,这样一来,就不得不面临~的局面。”△多用于处境艰难方面。→进退维谷四面楚歌 危机四伏 ↔声东击西


【词语腹背受敌】  成语:腹背受敌汉语词典:腹背受敌

猜你喜欢

  • 辅牙相倚

    同“辅车相依”。《新唐书.李正己传》:“本名怀玉,至是赐今名,遂有淄、青、齐、海、登、莱、沂、密、德、棣十州,与田承嗣、薛嵩、李宝臣、梁崇义辅牙相倚。”主谓 颊骨与牙床相互倚傍。比喻关系紧密利害攸关。

  • 有年

    157 ① 丰收,丰年。《春秋.桓公三年》:“有年。”杜预注:“五谷皆熟,为有年。”【词语有年】   汉语大词典:有年

  • 江总外家养

    江总由外祖父母、舅家所抚养。江总(519-594年)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人。历仕梁、陈、隋三代,在梁时官至武陵王府参军(官名,负责协理军务),陈时官至尚书令,入隋为上开府(官名)。7岁丧父

  • 少林立雪

    源见“慧可忍寒”。形容僧人精诚求法。宋陆游《禅室》诗:“勿为霜寒忆温暖,少林立雪彼何人?”

  • 折长补短

    取有余以补不足。《韩非子.初见秦》:“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宋 苏轼《大雪论差役不便札子》:“今者差役,岁费钱几何,及几年一次差役,皆可以折长补短,约见其数。”见“绝长补短”。《韩非子·初见秦》

  • 璧人

    《世说新语.容止》刘峻注引《卫玠别传》:“(卫)玠……龆龀时,乘白羊车于洛阳市上,咸曰:‘谁家璧人?’于是,家门州党号为璧人。”龆龀,音tiāo chèn,垂髫换齿之年。晋卫玠生得容貌美好、皮肤白皙,

  • 舒帷

    源见“目不窥园”。指董仲舒下帷苦学。亦借指专心读书。唐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仪舌忻犹在,舒帷誓不褰。”

  • 闻鸡寝兴

    同“闻鸡起舞”。唐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运甓调辛苦,闻鸡屡寝兴。”

  • 投笔荷戈

    同“投笔从戎”。王德钟《十九岁述怀》诗:“批龙探虎知无我,投笔荷戈更有谁?”

  • 彝伦攸叙

    叙:顺。 治国安民的常理施行顺遂。语出《书.洪范》:“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是以庸人盈朝,不能使彝伦攸叙。”《魏书.肃宗纪》:“孝昌元年八月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