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刘惔传》:“刘惔字真长,沛国相人也。……累迁丹阳尹。……年三十六,卒官。孙绰为之诔云:‘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时人以为名言。后绰尝诣褚裒,言及惔,流涕曰:‘可谓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源见“诒燕”。谓为子孙筹划。唐王维《裴仆射济州遗爱碑》:“为其身计,保乎忠贞。将为孙谋,贻以清白。”宋黄庭坚《神宗皇帝挽词》之一:“孙谋开二圣,末命对三灵。今代谁班 马,能书汗简青?”【词语孙谋】
源见“卧治”。谓为官一方,政事清简,无为而治。宋苏辙《次韵张君病起》:“去卧淮阳从病守,功名他日许君期。”
参见:庾郎贫
源见“杯弓蛇影”。形容心存疑虑,自相困扰。北周庾信《卧疾穷愁》诗:“留蛇常疾首,映弩屡惊心。”
明代考核文官的方法,也称为内计。考察对象为京朝官。洪武十四年(1381年)定京察法:五品以下听本衙门正官考验行能勤怠,五品以上及近侍、御史等则由皇帝裁决。十六年又改由吏部核考。弘治十七年(1504年)
《易.系辞上》:“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孔颖达疏:“若其人圣则能神而明之,若其人愚则不能神而明之。”“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本谓玄妙高深的道理只有圣智之人才能明白。后指人
同“腹笥”。明王思任《〈啜墨阁近稿〉序》:“无论其腹笥便便,千古自贮,即其豁鼻卷须,戟如猬插,亦时时有老骥伏枥之意。”主谓 腹笥,言腹中所记之书籍。比喻人饱学。《后汉书·边韶传》:“腹便便,五经笥。”
贾谊(前200-前168年)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文学家,时称贾生。20多岁就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升任太中大夫。后为大臣周勃、灌婴等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不久又任梁怀王太傅。当时,匈奴强盛,侵犯
同“剡曲兴尽”。元于立《寄卢益修》诗:“剡水舟回应载雪,山阴帖在可笼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