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休官:谓辞去官位。林下:幽僻的环境,引申指退隐的处所。何曾:何尝,几曾。用反诘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不。 人们会面时都说辞官回家好,可退隐在林下的并不曾见到一个人。 表示人们口头上清高,实则热衷于仕进。语出唐.灵彻《东林寺酬韦丹刺史》:“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明.高则诚《琵琶记.寺中遗像》:“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自家乃弥陀寺中一个五戒便是。”也单引〔林下何曾见一人〕。宋.韦骧《减字木兰花.止贪词》:“劳生逸老,摆脱纷华须尽早。解绶眠云,林下何曾见一人?”


猜你喜欢

  • 半面之交

    源见“半面不忘”。只见过一次面的交往。指相交不深。宋陈师道《代上郭漕启》:“顾无半面之交,空怀鄙意;复托二天之赐,敢后众人。”《封神演义》第六二回:“我与道友未有半面之交,此语从何而来?”见“半面之旧

  • 面九年壁

    源见“达摩面壁”。喻长期修行或攻读。宋陈与义《又赋》:“要将万里身,独面九年壁。”

  • 悬榻

    《后汉书.徐稚传》载:徐稚,南昌人,恭俭礼让。太守陈藩以礼请为功曹(官名,汉时州郡佐吏,掌管考查记录功劳),既谒而退。“(陈)藩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又《后汉书.陈藩传》载:藩字

  • 长虹贯日

    源见“白虹贯日”。谓人间有非常之事发生。或指灾祸。唐李白《恨赋》:“长虹贯日,寒风飒起。”王琦注引如淳曰:“《列士传》曰:荆轲发后,太子自相气,见虹贯日不彻,曰:‘吾事不成矣。’后闻轲死,事不立,曰:

  • 猗陶

    源见“陶白之资”。泛指富户。明陈子龙《琴心赋》:“爰有圭赐之家,猗 陶之族。张华屋以延伫,启云屏而晋肃。”【词语猗陶】   汉语大词典:猗陶

  • 勿带罗囊

    唐.杜甫《又示宗武》诗:“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晋书.谢玄传》:“玄少好佩紫罗香囊,安(谢安,是玄之叔父)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于此遂止。”紫罗囊,是

  • 土木之难

    同“土木之变”。明黄溥《闲中古今录摘抄》:“岁己巳,虏人也先犯边,劝上亲征者是也,乃没土木之难。”【词语土木之难】   汉语大词典:土木之难

  • 垫角风标

    源见“林宗折巾”。指名士风采。清袁枚《与郭凤池侍讲秦淮话旧作》诗:“垫角风标传白下,唾壶恩宠极青宫。”

  • 前车之鉴

    《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大戴礼记.保傅》:“鄙语曰……前车覆,后车诫。”汉刘向《说苑.善说》:“《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盖言其危。”后以“前车之鉴”比喻以往的失败,后来

  • 南冠楚囚

    《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同“脱”)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乐官,亦作“伶人”)也。’公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