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目光在牛背

目光在牛背

晋书.王衍传》载:王衍一次被族人打中嘴巴,与王导坐牛车回家途中,心中气愤,取镜自照,因怕王导看透心事,故意装作漫不经心地说“尔看吾目光乃在牛背上”。后因以“目光在牛背”形容对世事漠不关心。宋张元幹《水调歌头.赠汪□秀才》词:“好是橘封千树,正恐楼高百尺,湖海有元龙。目光在牛背,马耳射东风。”


【典源】《世说新语·雅量》:“王夷甫尝属族人事,经时未行,遇于一处饮燕,因语之曰:‘近属尊事,那得不行?’族人大怒,便举樏 (lei) 掷其面。夷甫都无言,盥洗毕,牵王丞相臂,与共载去。在车中照镜语丞相曰:‘汝看我眼光,迺出牛背上。’”《晋书·王衍传》亦载,后作“谓导曰:‘尔看吾目光乃在牛背上矣。’”

【今译】 晋代王衍字夷甫,曾有事托付族人去办,但过了很久那人也未办。在一处饮宴正巧遇上,王衍问他:“托付你的事,为什么不办?”族人大怒,用食盒掷他。王衍不争执,与丞相王导共乘车而去。在车中照镜子对王导说:“你看我的目光在牛背上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目光锐利有英气。

【典形】 电光射牛、目光在牛背、牛背烂烂、射车牛、眼光射背、目光射车牛。

【示例】

〔电光射牛〕宋·范成大《送王仲显赴琼筦》:“电光射牛书过目,虹气干斗酒淋衣。”

〔目光在牛背〕 宋·张元干《水调歌头·赠汪秀才》:“目光在牛背,马耳射东风。”

〔牛背烂烂〕 宋·陆游《楼上醉书》:“牛背烂烂电目光,狂杀自谓元非狂。”

〔射车牛〕 宋·陆游《忆昔》:“诗思已惭驰阵马,目光犹觉射车牛。”

〔眼光射背〕 清·唐孙华《题李元埜骑牛图》:“眼光射背心不平,何似山中骑觳觫。”


猜你喜欢

  • 避实击虚

    军事上作战的一种策略,避开敌方主力,而攻击其防御薄弱的部分。《孙子.虚实》:“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并列 攻敌之法。当避其坚强,攻其虚弱。语本《孙子·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 梦槐安

    源见“南柯梦”。比喻进入美妙的境界。多寓富贵虚幻无常之意。宋黄庭坚《题槐安阁》诗:“功成事遂人间世,欲梦槐安到此游。”金刘瞻《子文致君九日用安字韵聊亦同赋》:“旅食京华秋又残,旧游真似梦槐安。”

  • 刘表牛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公〕顾谓四坐曰:诸君颇闻刘景升(刘表的字)不?有大牛重千斤,啖刍豆十倍于常牛,负重致远,曾不若一羸牸。魏武入荆州,烹以飨士卒,于时莫不称快。”后因以“刘表牛”喻

  • 燃萁之敏

    源见“七步成诗”。喻文思敏捷。宋 宁参《白水县斋十咏》序:“曾无击钵之音,但愧燃萁之敏。”偏正 比喻文思敏捷,才华横溢。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魏)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

  • 绝缣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临淮有一人,持匹缣到市卖之,道遇雨被戴,后人求共庇阴。雨霁当别,因共争斗,各云我缣,诣府自言。太守薛宣劾实,两人莫肯首服。宣曰:‘缣直数百钱耳,何足纷纷自致县官。’呼

  • 戏莱堂

    同“戏彩堂”。宋李弥逊《阮郎归.硕人生日》词:“戏莱堂上两庞眉,何妨举案齐。”

  • 陶公秫

    同“陶令秫”。元丁复《题稚川山水》诗:“陶公秫熟五十亩,往往为酒愁无钱。”

  • 今雨

    源见“旧雨今雨”。指新交的朋友。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之四:“人情旧雨非今雨,老境增年是减年。”【词语今雨】   汉语大词典:今雨

  • 杀孝妇

    源见“东海孝妇”。谓枉杀无辜,好人蒙冤。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十:“东海杀孝妇,天旱逾年月。”

  • 郢人斤斧

    同“郢匠斤”。宋苏辙《和子瞻濠州七绝.观鱼台》:“庄子谈空惠子听,郢人斤斧俟忘形。”见“郢匠挥斤”。宋·苏辙《和子瞻濠州七绝·观鱼台》:“庄子谈空惠子听,~俟忘形。”【词语郢人斤斧】  成语:郢人斤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