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百无聊赖

百无聊赖

原作“无所聊赖”。聊赖:依靠,寄托。形容生活或感情没有依靠或寄托。公孙瓒(?-199年),字伯硅,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西)人。原公孙瓒任郡吏,后以孝廉为郎,任辽东属国长史,因功封中郎将,与袁术、袁绍等混战,后占有幽州(今河北北部)之地,后为袁绍围困,被迫自杀。汉献帝刘协建安四年(199年),袁绍悉军来攻,公孙瓒派子外出求救,自己固守易京。相持日久,渐为不支。派人给其子公孙续送信说:“袁绍攻打易京,好象有鬼神相助,鼓角在地下吹响,云梯都搭在了城楼上,形势一天比一天恶化,我一点依靠都没有。你应该速派轻骑前来解救,到时在北边点烽火为号,我从内接应。不然,我死之后,天下虽然广阔,你想找一块安全的地方,能得到吗?”但这封信落在袁绍手里,便将计就计,设伏击败公孙瓒,公孙瓒自杀。

【出典】:

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裴松之注引《典略》卷8第246页:“瓒遣行人文则赍书告子续曰:‘袁氏之攻,似若神鬼,鼓角鸣于地中,梯冲舞吾楼上。日穷月蹴,无所聊赖。’”

【例句】: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鲁迅《伤逝》:“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


述宾 什么都没有意思。指思想感情没有依托,十分空虚无聊。刘心武《京漂女》:“那些人搭成的班子,其实比她已经够得着的剧组档次要低,但是她闲着也是闲着,~中,去蹚一脚倒也无妨。”△用于描写心情。


【词语百无聊赖】  成语:百无聊赖汉语词典:百无聊赖

猜你喜欢

  • 谢客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宋临川太守谢灵运:……初,钱塘杜明师夜梦东南有人来入其馆,是夕,即谢灵运生于会稽。旬日,而谢玄亡。其家以子孙难得,送灵运于杜治养之。十五方还都,故名‘客儿’。”南朝宋诗人谢

  • 留马

    《汉书.李广利传》载:汉武帝爱大宛 贰师城善马,派使者持重金以请,宛王留匿善马不予,并杀使者。武帝怒,派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围攻宛城,夺取其留存的善马数十匹,中马三千余匹而归。后以“留马”喻指留下有用之才

  • 鲁隐观鱼

    《左传.隐公五年》:“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如,往;棠,鲁地名。《史记.鲁周公世家》作‘观渔于棠’,《榖梁传》说‘鱼,卑者之事也。公观之,非正也’,可见古‘鱼’通‘渔’。观鱼者,即观捕鱼与赏鱼之事以

  • 咬文啮字

    见“咬文嚼字”。清·朱焘《北窗呓语》:“酒场遇不读书人,所行觞政,切不可~,兼以诗词困人。”【词语咬文啮字】  成语:咬文啮字汉语大词典:咬文啮字

  • 梧鼠枝穷

    即“鼫鼠技穷”。《荀子.劝学》:“梧鼠五技而穷。”唐代杨惊注:“梧鼠’当为‘鼫鼠’,盖本误为‘鼯’字,传写又误为‘梧’耳。”据说鼫鼠有五技:能飞不能上屋,能爬树不能爬到树顶,能游水不能度过深谷,能打洞

  • 东陵隐

    源见“东陵瓜”。谓退官归隐。元朱希晦《感时》诗之一:“欲效东陵隐,终身老种园。”

  • 色目

    184 ① 唐代科举名词。宋代钱易《南部新书》卷丙:“大中以来,礼部放榜,岁取三、二人姓氏稀僻者,谓之色目人,亦谓之榜花。”大中:唐宣宗年号。【词语色目】   汉语大词典:色目

  • 颂石

    《史记.秦始皇本纪》:“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后因称赞美歌颂功绩政德的碑刻为“颂石”。唐杨炎《河西节度使杜公碑》:“以炎耳目馨香,记之篆刻……徘徊颂石,永代作好。”【词语颂石】   汉语大

  • 鸑鷟鸣岐

    同“岐山鸣凤”。《宋书.武帝纪中》:“周道方远,则鸑鷟鸣岐。”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鸑鷟鸣岐,实始维新之命。”【词语鸑鷟鸣岐】  成语:鸑鷟鸣岐汉语大词典:鸑鷟鸣岐

  • 倩离魂

    源见“倩女离魂”。喻离别。宋吴文英《浣溪沙》词:“湖上醉迷西子梦,江头春断倩离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