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画虎不成反类犬

画虎不成反类犬

原作“画虎不成反类狗”,亦作“画龙不成反为狗”,比喻好高鹜远,结果事与愿违,不如不做。建武十七年(41年)马援受命率军南下交阯,平定当地叛乱。他的两个侄子马严、马敦都喜欢对朝政说长道短,并和一些游侠互相来往。马援听说后,特地从交阯寄信对他们加以告诫。信中说:“我希望你们听到别人过失,象听到父母的名字,可以听,但不能说出。议论别人短长,评议朝政,这是我最讨厌的,至死也不愿意你们有这样的行为。龙伯高为人厚道谨慎,不随便议论是非,谦虚节俭,清正廉明,我喜欢而又尊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豪侠仗义,敢于为朋友两肋插刀,父亲去世,远近闻知,都来吊丧,我喜欢而又尊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伯高学不到家,总可以做一个谨慎的人,所谓刻天鹅不象,总可以象个鸭子。而学杜季良学不成,就会堕落下去,就象人们说的画老虎画不好,只能象是一条狗啊!”

【出典】:

后汉书》卷24第845页《马援传》:“初,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阯,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僖传》:“画龙不成反为狗。”


见“画虎不成反类狗”。唐·刘知几《史通·六家》:“如君懋《隋书》,虽欲祖述商周,宪章虞夏,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也。”


【词语画虎不成反类犬】  成语:画虎不成反类犬汉语词典:画虎不成反类犬

猜你喜欢

  • 子建八斗

    同“子建才”。唐李瀚《蒙求》:“仲宣独步,子建八斗。”

  • 鱼网鸿离

    《诗经.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郑玄笺:“设鱼网者,宜得鱼,鸿乃鸟也,反离焉。”离,通罹,遭受。鱼网本是用来捕鱼的,然而天上飞的鸿鹄却不幸遭到了网罗之祸。后因用以比喻遭受无妄之灾。清.黄

  • 凤栖碧梧

    《庄子.秋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yuān chú,凤凰一类的鸟),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又杜甫《秋兴八首》之八:“香稻啄余鹦鹉粒,

  • 分甘

    《后汉书.杨震传》注引《孝经援神契》:“母之与子也,鞠养(恭身抚养)殷勤,推燥居湿,绝少分甘(分享甘甜)也。”母亲对于自己的孩子,总是恭身抚养,殷勤备至,让孩子睡在舒适温暖处,而自己躺在湿了的地方。绝

  • 度日如年

    过一天如过一年那么长,形容日子不好过。本指前秦苻生统治下朝中百官、宫人的处境。苻生,字长生,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氐(古族名,殷周至南北朝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等省)人,苻健第三子。自幼粗暴无赖,祖

  • 汉浦遗玦

    同“汉皋解佩”。玦,美玉。宋周密《霓裳中序第一》词:“红兰谁采赠别,洛妃分绡,汉浦遗玦。”

  • 大嚼屠门

    同“屠门大嚼”。唐罗隐《黄鹤驿偶题》诗:“高歌酒市非狂者,大嚼屠门亦偶然。”

  • 挂秦金

    源见“一字千金”。谓高价征求对文章的意见。唐李峤《市》诗:“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词语挂秦金】   汉语大词典:挂秦金

  • 黄石经

    同“黄石略”。唐聂夷中《胡无人行》:“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词语黄石经】   汉语大词典:黄石经

  • 如蚁附膻

    源见“膻行”。比喻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行为。梁启超《灭国新法论》:“夫使外国借债于我,而非有大欲在其后也,则何必互争此权,如蚁附膻,如狗夺骨?”见“如蚁慕膻”。梁启超《灭国新法论》:“夫使外国借债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