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玉杵之盟

玉杵之盟

太平广记》卷五十《裴航》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唐代书生裴航,赴试不第,便到武昌西江中的鄂渚去游历。在返回京城的途中,在湘汉的一只客船上,偶遇仙人云翘夫人。夫人使婢女袅烟持诗一章给裴航,其诗写道:“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按:“清”或作“京”)

裴航经蓝桥驿,向老妪求饮。妪唤云英持浆给航。航饮后,觉得真如琼浆玉液一般。航见云英艳丽无比,因求在蓝桥驿寄宿,并向老妪提出愿纳厚礼娶云英为妻。老妪说:“昨有神仙,遗灵丹一刀珪(刀珪是古时量取药末的用具。一刀圭为方寸匙的十分之一),但须玉杵臼捣之百日,方可就吞,当得后天而老。君约娶此女者,得玉杵臼,吾当与之也。”

后来,裴航果然找到了玉杵臼,并为老妪捣药百日,于是与云英结成夫妇,双双成仙而去。

这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其中包含着否定封建科举制度,主张男女婚姻自主,忠实于纯洁爱情的思想。后因以“玉杵盟”“蓝桥缘”常比喻美满婚姻。

宋苏轼《南歌子》词:“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醒世恒言》卷七:“不须玉杵千金聘,已许红绳两足缠。”


猜你喜欢

  • 斫鼻

    传说古代一个名叫石的匠人能运斧砍掉涂在鼻尖上极薄的白土而不伤鼻,后以“斫鼻”比喻技巧卓越。《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垩

  • 毛颖

    源见“管城子”。毛笔的别称。因唐韩愈作寓言《毛颖传》以笔拟人而得此称。宋陈渊《越州道中杂诗》之十二:“我行何所挟?万里一毛颖。”【词语毛颖】   汉语大词典:毛颖

  • 坐守株

    源见“守株待兔”。谓固守等待。元许有壬《南乡子》词:“匡世策全疏,只合归来坐守株。”

  • 长沮桀溺

    长沮(jù句)、桀溺:春秋时,楚国叶(今河南叶县)地两名避世隐者。 此典指长沮、桀溺两位隐士讽刺孔子挽救西周制度所作努力。后以此典比喻避世隐居的高士,或逃避世事之人。 当时,孔子离开楚国叶地,返回蔡国

  • 声色狗马

    声乐、女色、狗、马都是达官贵人的玩物。泛指荒淫的享乐生活。又作“声色犬马”。见隋齐王杨暕(jiǎn简)的事迹。杨暕(584-617年),字世朏(fěi匪),小字阿孩。隋炀帝子。开皇中立为豫章王,后为内

  • 席地而坐

    席:坐席。古人在地上铺设席子以为座。后亦指随意就地而坐。出自五代李茂贞之事迹。李茂贞(856-924年),本姓宋,名文通,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唐末为博野军士卒,累迁至队长,因参加镇压黄巢起义,升

  • 铁肠石心

    唐.皮日休《桃花赋序》:“余尝慕宋广平(唐.宋璟封广平郡公)之为相,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然覩其文而有《梅花赋》,清便富艳,得南朝徐庾体,殊不类其为人也。”唐.宋璟为相,刚直

  •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比喻孬人口里说不出好话。语出晋.葛洪《抱朴子.清鉴》:‘‘虎尾不附狸身,象牙不出鼠口。”后多引作〔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元.高文秀《遇上皇》一折:“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方兄

    《汉书.食货志下》“钱圆函方”注引孟康语:“外圆而内方也。”《晋书.鲁褒传.钱神论》:“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我国古代有各式各样的钱币,战国晚期才出现了以金属铸造的“外圆而内方”的钱币。南北朝时,

  • 三绝韦编

    源见“韦编三绝”。形容勤奋好学,刻苦读书。元 鲜于必仁《折桂令.书》曲:“送朝昏雪案萤灯,三绝韦编,万古群经。”述宾 三绝,多次断绝。韦,熟牛皮。韦编,用牛皮编联起来的书简。编联竹简的皮常因反复摩挲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