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牛鼎烹鸡

牛鼎烹鸡

吕氏春秋.应言》:“白圭谓魏王曰:‘市丘(市丘,一说为魏邑;一说即沛邱,齐地;《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唐司马贞《索隐》引《吕氏春秋》作“函牛之鼎”,较可取)之鼎以烹鸡,多洎(添汁)之,则淡而不可食;少洎之,则焦而不熟。’”

“牛鼎烹鸡”原指是方法不妥,工具不当,多添水则淡,少添水则焦,烹鸡要好,难于控制。后用“牛鼎烹鸡”意义有所转变,一般多比喻大材小用。

后汉书.边让传》蔡邕荐让“表”:“传曰: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此言大器之小用,固有所不宜也。”这是直接引述典故原义的例子,至如使用之例,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其言虽不轨,傥亦有牛鼎之意。”这是以“牛鼎”比喻驺衍之术,若用其迂大于小处,则有“牛鼎烹鸡”之嫌。


主谓 牛鼎,盛牛之鼎,古代能煮全牛的食器。用可煮整头牛的大鼎来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此言大器之于小用,固有所不宜也。”△贬义。形容有才识的人未得重用的用语。→牛刀割鸡


【词语牛鼎烹鸡】  成语:牛鼎烹鸡汉语词典:牛鼎烹鸡

猜你喜欢

  • 莼羹菰饭

    同“莼菜羹”。宋王之道《沁园春.和彦时兄》词:“纵荻花枫叶,强撩归思;有莼羹菰饭,归更何忧。”

  • 九馆仙

    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韩定辞》载:传说洛下有洞穴,内有宫殿人物九处,晋张华称之为地仙九馆。后以泛称游仙。宋苏舜钦《答仲仪见寄》诗:“寄声吾舅无相念,今作江湖九馆仙。”【词语九馆仙】   汉语大词典:九

  • 文无加点

    同“文不加点”。《南史.傅縡传》:“时陈文帝使颜晃赐阳杂物,阳托縡启谢,词理周洽,文无加点。”见“文不加点”。【词语文无加点】  成语:文无加点汉语大词典:文无加点

  • 霁月光风

    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宋 陈亮《谢罗尚书启》:“霁月光风,终然洒落。”明 唐寅《忆秦娥.王守谷寿词》:“春台玉烛,霁月光风,翘首堪长啸。”参见“光风霁月”。见“光风霁

  • 于叟种德

    源见“于公高门”。称誉人为官贤明,广施德政。南朝 梁刘峻《辩命论》:“于叟种德,不逮勋华之高;延年残犷,未甚东陵之酷。”

  • 天丧予

    予:我。 老天爷要我的命啊! 表示人在极端悲痛时所发出的叹恨之声。语出《论语.先进》:“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文同。晋.葛洪《西京杂记》卷六:“野人毛遂,坠

  • 中山醉梦

    同“中山沉醉”。明汤显祖《牡丹亭.婚走》:“伤春便埋,似中山醉梦三年在。”

  • 龟手方

    源见“不龟手药”。喻指救急解难之方。黄澜《三月二十日感赋》诗:“蜩螗国势已披猖,洴澼难寻龟手方。”

  • 寸草之心

    源见“寸草春晖”。指子女对父母回报的微小心意。明梁辰鱼《浣纱记.论侠》:“孝道略尽,忠诚未孚,思欲报寸草之心,申倾葵之意。”

  • 百二险

    同“百二雄”。元袁桷《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诗之二:“古云百二险,夸诞生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