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黯直
《史记.汲郑列传》:“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絜,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又“淮南王谋反,惮黯,曰:‘好直谏,死节守义,难惑以非……’”又“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
汉武帝时,大臣汲黯好直言强谏,汉武帝称之为“戆”,因屡次直谏犯上,故不得久留朝中,甚至不得久居其位。后因用为咏直臣之典。
唐.戴叔伦《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诗:“宽饶狂自比,汲黯直为邻。”
《史记.汲郑列传》:“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絜,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又“淮南王谋反,惮黯,曰:‘好直谏,死节守义,难惑以非……’”又“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
汉武帝时,大臣汲黯好直言强谏,汉武帝称之为“戆”,因屡次直谏犯上,故不得久留朝中,甚至不得久居其位。后因用为咏直臣之典。
唐.戴叔伦《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诗:“宽饶狂自比,汲黯直为邻。”
源见“鲁禽情”。泛指受到不顺其自身情理对待的人或物。鶢鶋,同“爰居”。唐杜甫《白凫行》诗:“鲁门鶢鶋亦蹭蹬,闻道如今犹避风。”
《乐府诗.莫愁乐》:“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这首诗是写石城歌女莫愁的爱人正急切地等待莫愁划着小艇到来,愉快地相会。后世诗人常借此事,吟咏抒发爱情的离合悲欢情怀。唐.李商隐《
《史记.孝景本纪赞》:“晁错刻削诸侯,遂使七国俱起,合从而西乡。”又《史记.律书》:“高祖有天下,三边外畔。”西汉王朝从高祖到景帝统治时期,曾先后遭受外部三边之患和内部七国之乱。后以“七国三边”指内忧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传.范滂传》:“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
《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于燕地。”李善注引《淮南子》:“邹衍尽忠于燕惠王,惠王信谗而系之。邹子仰天而哭,正夏而天为之降霜。”按,今本《淮南子》无此文。《初学记》卷二引作“
称( ㄔㄣˋ chèn 衬):适合。切合身体长短大小剪裁衣著,比喻事情做得符合需要,刚好合适。《南史.张融传》:“(高帝)手诏赐融衣曰:‘……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着,已令裁减,
源见“题桥柱”。喻立志求取功名富贵。元贡奎《将过池阳留别》诗之一:“相如题柱过长安,靖节辞官归故里。人生穷达固有时,我辈行藏得其理。”【词语相如题柱】 成语:相如题柱
评论人物,定其高下。《后汉书.许劭传》:“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靖:许劭的从兄许靖。【词语品题】 汉语大词典:品题
见“晓风残月”。
源见“梦惠连”。原指谢惠连,后泛指才智杰出的年轻人。清黄景仁《哭龚梓树》诗之二:“每忧谢弟年难永,不信龚生蕙竟焚。”【词语谢弟】 汉语大词典:谢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