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张衡传》:“永初中,谒者仆射刘珍、校书郎刘騊?等,著作东观,撰集汉纪,因定汉家礼仪,上言请衡参论其事,会并卒,而衡常叹息,欲终成之。及为侍中,上疏请得专事东观,收捡遗文,毕力补缀。”东观,原
源见“乌衣门第”。又《宋书.谢弘微传》:“混风格高俊,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酒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五言诗所云‘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者也。”借指富贵人家
源见“绝妙好辞”。指优美的文辞。南朝 陈徐陵《与李那书》:“所睹黄绢之词,弥怀白云之颂。”唐皇甫冉《洪泽馆壁见故礼部尚书题诗》诗:“底事洪泽壁,空留黄绢词?”【词语黄绢词】 汉语大词典:黄绢词
《史记.冯唐传》:“臣闻上古王道遣将也……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战国时,赵国名将李牧镇守边防,他把所收的军市之
源见“刈蓍遗簪”。谓怀念故旧。晋陆机《演连珠》之四十:“是以江 汉之君,悲其坠屦;少原之妇,哭其亡簪。”【词语亡簪】 汉语大词典:亡簪
见“击钟鼎食”。【词语鼎食钟鸣】 成语:鼎食钟鸣汉语大词典:鼎食钟鸣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像口渴时求饮那样急于思求有才能的人。后因以“求贤如渴”或“思贤如渴”比喻访求人才的迫切心情。宋.范晔《后汉书.
同“嗣弓冶”。唐高適《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诗:“相门连户牖,卿族嗣弓裘。”
源见“张融船”。指舟居。清黄遵宪《远归》诗:“且图傍岸牵舟住,竞说乘槎犯斗还。”
《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伐木”一诗是通过对宴请亲友时殷勤待客和醉饱欢舞的描写,歌颂人与人之间的知音友爱关系。开头六句是借鸟鸣奋飞求其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