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摩顶放踵

摩顶放踵

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赵岐注:“摩突其顶,下至于踵。以利天下,己乐为之。”

摩:磨。放:至,到。从头顶至脚跟都摩伤。意谓墨子为推行兼爱,损伤身体,亦所不顾。后因以“摩顶放踵”用作为完成某项任务,不辞劳苦的典故。

宋.王安石《再乞表》:“摩顶放踵,虽愿效于微劳;以蛟负山,顾难胜于重任。”章炳麟《变法箴言》:“故摩顶放踵以拯生民之陆沉,前者踣,后者继,百挫而无反顾,终以集事。”唐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伏自思之,生圣日,沐皇风,磨顶至踵,莫非亭育。不能历丹凤、抵濯龙、北面玉阶、东望金屋、抗音而正谏者,圣王之罪人也。”


并列 摩,擦。顶,头顶。放,至、到。踵,脚跟。从头顶到脚跟都摩伤了。形容不怕艰辛,不辞劳苦。语出《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明·徐光启《致鹿善继简》:“以此鄙意益坚,虽~犹为之。”△褒义。多用于比喻人的不畏艰苦、奋斗精神方面。→手足胼胝↔脑满肠肥。 也作“摩顶至踵”、“摩顶至足”、“磨踵灭顶”、“磨顶至踵”。


【词语摩顶放踵】  成语:摩顶放踵汉语词典:摩顶放踵

猜你喜欢

  • 始终若一

    同“始终如一”。《北史.魏纪三.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春正月〕辛未,诏以穰人首归大顺始终若一者,给复三十年。”见“始终如一”。《北史·魏孝文帝纪》:“诏以穰人首归大顺~者,给复三十年。”【词语始终

  • 难和曲

    源见“曲高和寡”。喻指高雅的作品。唐钱起《美杨侍御清文见示》诗:“谁知绝唱后,更有难和曲……清文不出户,仿像皆在目。”

  • 蜗舍

    同“蜗牛庐”。南朝 梁何逊《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栖息同蜗舍,出入共荆扉。”【词语蜗舍】   汉语大词典:蜗舍

  • 同饮班朱尼河水

    班朱尼河:又作巴勒渚纳在今内蒙古呼伦河西南。此典指成吉思汗建国前被克烈部战败,率残部饮河水盟誓。成吉思汗(1162-1227年),名铁木真,庙号太祖,蒙古乞颜部人,孛儿只斤氏。蒙古帝国的创建者,曾率数

  • 五步之内

    比喻极近的距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缻( ㄈㄡˇ fǒu 否):同“缶”,盛酒的瓦器

  • 嗣宗哭

    同“阮籍哭”。嗣宗,阮籍字。清周闲《点绛唇.自题花下填词图》套曲:“也抵得回车大恸嗣宗哭,出门一破士龙笑。”【词语嗣宗哭】   汉语大词典:嗣宗哭

  • 怒猊渴骥

    原为“怒猊抉石,渴骥奔泉。”猊(ní倪):狻(suān酸)猊,即狮子。抉(jué决):剔出。骥:骏马。像愤怒的狮子扒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那样不可约束之势。形容书法的笔势遒劲奔放。见唐徐浩事迹。徐浩

  • 曹、谭取灭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肋骨比排成一块)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曹臣)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

  • 作嫁衣裳

    源见“为人作嫁”。谓白白为别人操劳,自己却无所得。《玉娇梨》九回:“谁知又为张郎作嫁衣裳。”述宾 裳,古代指裙子。比喻白白为别人辛苦操劳,而自己却没有收获。语出唐·秦韬玉《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

  • 狗恶酒酸

    《韩非子.外储说古上》:“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也?’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