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摧枯拉朽

摧枯拉朽

枯:枯草。朽:朽木。比喻轻而易举地摧毁腐朽的势力或事物,又作“摧枯折腐”。《汉书·异姓诸侯王表》说:“过去秦朝颁布的重重禁令,恰恰助长了反秦豪杰的力量,加速了自身的覆亡啊!因此,汉朝的创始人并没有尺寸的分封之地,但却凭着一柄剑的力量,在短短5年内就成就了帝业。这在历史记载上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古代世事变革都是沿袭着先王遗业的准则,现在是秦朝的弊政造就了汉朝的兴盛。雕琢金石是很难奏效的,但摧毁枯草朽木却极易成功。”后以此典言腐朽势力极易摧毁,或比喻事情极易成功。

【出典】:

汉书》卷13《异姓诸侯王表》364页:“乡秦之禁,适所以资豪杰而速自毙也。是以汉亡尺土之阶,繇(yóu尤,通“由”)一剑之任,五载而成帝业。书传所记,未尝有焉。何则?古世相革,皆承圣王之烈,今汉独收孤秦之弊。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唐·房玄龄《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宋·陆游《上丞相参政及宫观启》:“拉朽摧枯,竟为排陷;哀穷悼屈,孰借声光?” 元·脱脱《宋史·曹彬传》:“以国家兵甲精锐,翦太原之孤垒,如摧枯拉朽耳!” 民国·蔡元培《为罗文干遭非法逮捕案抗议宣言》:“所以革命军一起,袁项城一进京,清室就同‘摧枯拉朽’的倒了。”


并列 摧折朽枯的草木。比喻极容易办到。语出《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宋史·曹彬传》:“以国家兵甲精锐,翦太原之孤垒,如~尔。”△用于摧毁弱势之敌方面。 →势如破竹 ↔坚不可摧。也作“摧枯拉腐”、“摧枯折腐”、“拉朽摧枯”、“摧朽拉枯”、“摧枯振朽”、“拉枯折朽”。


【词语摧枯拉朽】  成语:摧枯拉朽汉语词典:摧枯拉朽

原作摧枯折腐。形容对方或某种事物已很腐败,极易摧毁。王莽末,上谷太守耿况遣子耿弇为使投降更始政权。南下途中,适逢王郎诈称成帝子刘子舆,起兵邯郸。耿弇随从人员以为刘子舆为汉室正统,欲就近投之。耿弇反对说:“刘子舆不过是疲惫之贼,最后逃不脱当俘虏的命运。我到长安后,向更始政权陈述我们兵马之盛,南下太原、代郡,不过几十天,归来后,再发动突袭消灭王郎乌合之众,就好象清扫枯朽的树木一样。”

【出典】:

后汉书》卷19第704页《耿弇传》:“……弇按剑曰:‘子舆弊贼,卒为降虏耳。我至长安,与国家陈渔阳,上谷兵马之用,还从太原、代郡,反复数十日,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例句】:

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晋书·苻坚载记》:“若摧枯拉朽,何足虑也。”


【词语摧枯拉朽】  成语:摧枯拉朽汉语词典:摧枯拉朽

猜你喜欢

  • 题塔

    同“雁塔题名”。清钱谦益《橘社吴不官以雁字诗见示凡十二章戏为属和亦如其数》之十二:“暂向曲江题塔了,雨成池畔是吾家。”【词语题塔】   汉语大词典:题塔

  • 家山

    指故乡。唐代钱起《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词语家山】   汉语大词典:家山

  • 荼甘若荠

    《诗经.邶风.谷风》:“行行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荼,苦菜;荠菜味甜。弃妇遭际极苦,故食荼也感到味甜,像荠菜一样。后用“荼甘若荠”喻指悲苦之典。唐.长孙佐辅《古宫怨

  • 伐罪吊民

    见“吊民伐罪”条。见“吊民伐罪”。南朝梁·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一匡靖乱。”【词语伐罪吊民】  成语:伐罪吊民汉语大词典:伐罪吊民

  • 池塘诗梦

    源见“梦惠连”。泛指名篇佳句。宋 陈三聘《朝中措.丙午立春大雪》词:“三杯淡酒,玉腴蔬嫩,青缕堆盘。细写池塘诗梦,玉人剪做春幡。”

  • 敦瓜

    《诗.豳风.东山》:“有敦瓜苦,烝在栗薪。”毛传:“敦,犹专专也。烝,众也。言我心苦,事又苦也。”后因以“敦瓜”指辛劳痛苦。王闿运《愁霖赋》:“穆悲黄竹,旦感敦瓜,淫霖为灾兮自古由嗟。”【词语敦瓜】 

  • 周郎见顾

    源见“周郎顾”。指精通音律的人指正错误。唐 刘耕《和主司王起》诗:“惭和周郎应见顾,感知大造竟无穷。”

  • 铁砚穿

    同“磨穿铁砚”。宋陆游《寒夜读书》诗之二:“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记年。”【词语铁砚穿】   汉语大词典:铁砚穿

  • 过则勿惮改

    惮( ㄉㄢˋ dàn ):怕。 有了过错,就别怕改正。语出《论语.子罕》:“过则勿惮改。”谢觉哉《不惑集.反省》:“前者躲避现实,有点‘明哲保身’的味道;后者也还看不见‘过则勿惮改’的勇气。”主谓

  • 燕颔相

    源见“封侯万里”。指封侯之相。南朝 陈徐陵《出自蓟北门行》诗:“生平燕颔相,会自得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