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掩户自挝

掩户自挝

后汉书.缪肜传》:“缪肜(音miào róng,《佩文韵府》卷二十一引作“缪彤”)字豫公,汝南召陵人也。少孤,兄弟四人,皆同财业。及各娶妻,诸妇遂求分异,又数有斗争之言。肜深怀愤叹,乃掩户自挝(挝,音zhuā,击;打)曰:‘缪肜’,汝修身谨行,学圣人之法,将以齐整风俗,奈何不能正其家乎?’弟及诸妇闻之,悉叩头谢罪,遂更为敦睦之行。”

东汉缪肜兄弟四人,成家后,妯娌之间经常发生纠纷,不断争吵:要求分家。缪肜为了维护兄弟之间的和睦,便关起门来,自己责打自己,使诸兄弟及弟媳终于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兄弟妯娌之间,重归于好。

旧时常以“掩户自挝”用为维护封建主义悌道伦理的典故。

聊斋志异.珊瑚》:“珊瑚退,毁妆以进。母益怒,投颡自挝。生素孝,鞭妇,母始少解。”


猜你喜欢

  • 并行不厉

    见“并行不悖”。明·袁宏道《未编稿·傅良乡入计序》:“夫何以使两者并行而不厉也。”

  • 子夏盲

    源见“丧明之痛”。谓因丧子之痛而致眼睛失明。清袁枚《杂诗》之八:“虽非子夏盲,已类凿齿跛。”

  • 犀燃渚

    同“犀照牛渚”。清赵翼《夜醒作》诗:“灯光照梦犀燃渚,炉沸惊魂蚁撼床。”

  • 南床

    《通典.职官六》:“(侍御史)食坐之南设横榻,谓之南床。殿中监察不得坐也,唯侍御坐焉。凡侍御史之例,不出累月而迁南省者,故号为南床。”唐代典章制度:侍御史食坐之南所设的床即叫南床。后遂用为侍御史之代称

  • 郭况金穴

    同“郭家金穴”。唐李瀚《蒙求》:“邓通铜山,郭况金穴。”

  •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世俗之情根据人的处境穷通而变冷变暖;人的面孔也随着对方地位的高低而变热变冷。 古代谚语。形容趋炎附势的世态人情。语出元.刘壎《隐居通议》卷二五:“盖趋时附势,人情则然,古今所同也。何责于薄俗哉?谚曰

  • 三摘瓜

    源见“抱蔓摘瓜”。喻世事的凶险可怕。明童冀《次李存客居感时韵》之一:“人情蜀道九折坂,世事黄台三摘瓜。”

  • 鹰犬人

    源见“叹黄犬”。牵犬放鹰之人。借指鄙贱之人。唐李白《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诗:“傅说版筑臣,李斯鹰犬人。歘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 水清无鱼

    水过于清澈,鱼就难以存身了。比喻人过于苛察,就不能容人了。西汉东方朔在《答客难》中说:“水过于清澈,鱼就难以存身;人过于明鉴,就难以找到合作的伙伴。皇冠前悬挂着玉串,就是防止皇帝看得过于清晰;悬于两耳

  • 太阿倒持

    《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殴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泰阿,同“太阿”,宝剑。后以“太阿倒持”比喻授人权柄,自受其害。宋秦观《李训论》:“自德宗惩北军之变,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