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张翰一杯酒

张翰一杯酒

同“张翰杯”。唐白居易《偶作》诗:“张翰一杯酒,荣期三乐歌。”


【典源】《世说新语·任诞》:“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晋书·文苑传·张翰传》亦载。

【今译】 晋代张翰 (字季鹰) 纵情放任,不拘细行,时人将他比做阮籍,称为江东步兵。有人对他说:“你这样可以纵情一时,但不考虑身后的名声吗?”他回答:“让我身后有名声,还不如现在来一杯酒。”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不求荣名旷达适情,以酒为乐。

【典形】 不如杯酒、即时一杯酒、季鹰杯、身后名、生前一杯酒、一杯酒、张翰杯、张翰酒、张翰一杯酒、张翰一杯、千载名。

【示例】

〔不如杯酒〕 宋·辛弃疾《水龙吟·次年南涧》:“富贵浮云,我评轩冕,不如杯酒。”

〔即时一杯酒〕 金·元好问《九月七日梦中作》:“六国印,何如负郭二顷田。千载名,不及即时一杯酒。”

〔季鹰杯〕 唐·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辛酸陈侯诔,叹息季鹰杯。”

〔身后名〕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生前一杯酒〕 唐·李白 《行路难》之三:“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一杯酒〕 宋·苏轼《陶骥子骏佚老堂》之一:“相逢黄卷中,何似一杯酒。”

〔张翰杯〕 唐·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

〔张翰酒〕 唐·白居易《问皇甫十》:“坐倾张翰酒,行唱接舆歌。”

〔张翰一杯酒〕 唐·白居易 《偶作》:“张翰一杯酒,荣期三乐歌。”


猜你喜欢

  • 择虱

    唐房玄龄等《晋书.顾和传》:“顾和字君孝……王导为扬州,辟从事。月旦当朝,未入,停车门外。周?遇之,和方择虱,夷然不动。?既过,顾指和心曰:‘此中何所有?’和徐应曰:‘此中最是难测地。’?入,谓导曰:

  • 操舂举案

    源见“梁鸿赁庑”、“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甘守清贫。清 张蘩《戏为外子拨闷》诗:“涤器当垆情更洽,操舂举案志犹坚。”【典源】《东观汉记·梁鸿》:“梁鸿乡里孟氏女,容貌且而有节操,多求之,不肯,父母

  • 无胫致远

    《三国志.吴书.孙韶传》:“孙权杀吴郡太守盛宪。”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会稽典录》:“……融忧其不免祸,乃与曹公书曰:‘……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无胫致远”是从“珠玉无胫而

  • 愁眉

    源见“孙寿愁眉”。一种细而曲折的眉妆。形容女子妆饰妖冶入时。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风流夸坠髻,时世斗愁眉。”一本作“啼眉。”【词语愁眉】   汉语大词典:愁眉

  • 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

    竹实:竹子所结的子实,形如小麦,也称竹米。 凤凰不遇梧桐树就不栖息,没有竹米,就不进食。 比喻贤者洁身自爱。语出《太平御览》卷九一五引《诗疏》:“凤凰一名鸑鷟,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魏书.彭

  • 无儿邓攸

    源见“邓攸无子”。惋惜有德之人绝嗣。唐白居易《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诗见示因以二绝和之》之二:“弄璋诗句多才思,愁杀无儿老邓攸。”

  • 池上学

    同“临池学书”。唐鲍溶《寄王璠侍御求蜀笺》诗:“野客思将池上学,石楠红叶不堪书。”

  • 一人敌

    《孟子.梁惠王下》:“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后以“一人敌”指剑术。《史记.项羽本纪》:“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偏正 指只能对抗一个人。语本《孟子·梁惠王

  • 从灶上扫除

    在灶上扫除不洁之物。 比喻轻而易举。语出《史记.李斯列传》:“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裴駰集解:“徐广曰:骚音扫。”司马贞索隐:“言秦欲并

  • 光阴似箭

    前蜀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后以“光阴似箭”形容时光易逝。《西游记》九回:“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江流年长一十八岁。”主谓 比喻时间迅速流逝。语本唐·韦庄《关河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