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弘演纳肝

弘演纳肝

吕氏春秋.忠廉》:“卫懿公有臣曰弘演,有所于使。翟人攻卫……及懿公于荥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至,报使于肝毕,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襮。’因自杀,先出其腹实,内懿公之肝。”后因以“弘演纳肝”为杀身报主之典。《隋书.诚节传序》:“申蒯断臂于齐庄,弘演纳肝于卫懿……凡在立名之士,莫不庶几焉。”清顾炎武《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适皆以三月十九日追痛之作词旨哀恻依韵奉和》之二:“弘演纳肝犹报主,王裒泣血倍思亲。”


【典源】《吕氏春秋·忠廉》:“卫懿公有臣曰弘演,有所于使。翟人攻卫,其民曰:‘君之所予位禄者,鹤也; 所贵富者,宫人也。君使宫人与鹤战,余焉能战?’遂溃而去。翟人至,及懿公于荣泽(一作荧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至,报使于肝毕,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襮(bo)。’因自杀,先出其腹实,内懿公之肝。”《韩诗外传》 卷七、《新序》 卷八亦载。

【今译】 春秋时,卫懿公有臣子名叫弘演,当弘演奉命出使未归时,翟(狄) 人攻打卫国,因懿公虐民好鹤,宠爱宫人,百姓不战而溃逃。翟人在荣泽杀死懿公,尽食其肉,仅剩其肝。弘演归来,先向懿公的肝禀报使命完成,呼天抢地,极尽悲痛。然后剖腹,将自己的腹脏挖出,装入懿公的肝而死。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忠君至死不移。

【典形】 弘演肝、弘演纳肝、纳肝人、纳肝卫演。

【示例】

〔弘演肝〕 清·王夫之《为晋宁诸子说春秋》:“荧泽弘演肝,伊川辛有泪。”

〔弘演纳肝〕 清·顾炎武《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之二:“弘演纳肝犹报主,王裒泣血倍思亲。”

〔纳肝人〕 清·潘来《羊城杂咏》:“异代流风多感激,草间时有纳肝人。”


【词语弘演纳肝】   汉语词典:弘演纳肝

猜你喜欢

  • 属垣

    同“属垣有耳”。唐 陈忠师《驷不及舌赋》:“疾既甚于过隙,患必防于属垣。”【词语属垣】   汉语大词典:属垣

  • 黄竹咏

    同“黄竹篇”。唐宋之问《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一承《黄竹》咏,长奉白茅居。”

  • 尊拳鸡肋

    源见“刘伶鸡肋”。意谓身体羸弱抵挡不了拳击。明沈受先《三元记.错认》:“由他唾面不须争,只是尊拳鸡肋难抵应。”

  • 依流平进

    依:按照。流:品级。平进:循序而进。指在仕途中按资历循序升迁。王骞(474-522年),原字玄成,因避齐高帝萧道成讳改为“思寂”。为人简朴持重,从不言人过恶。永元末,召为侍中,不拜,梁朝时,历任度支尚

  • 温舒截蒲

    《汉书.路温舒传》:“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后以“温舒截蒲”谓就地取材勤苦练书。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牒者,叶也。短简编牒,如叶在枝,温舒截蒲,即其事

  • 蜚廉善走

    屈原《离骚》:“后飞廉使奔属。”东汉.王逸注:“飞廉,风伯也。”《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殷商时有蜚廉,是纣王之臣,其人善走。

  • 发纵指示

    源见“功人功狗”。《史记.萧相国世家》作“发踪指示”。《汉书.萧何传》作“发纵指示”。颜师古注:“发纵,谓解绁而放之也。指示者,以手指示之,今俗言放狗。”谓放出猎狗,指示方向,令其追捕野兽。一说猎人发

  • 碌碌馀子

    源见“目无馀子”。谓其他人平庸无奇。周达《冬日漫兴赋呈苏堪先生》诗:“纷纷儿辈蛮斗触,碌碌馀子虱处裈。”

  • 青田鹤

    唐.徐坚《初学记》卷三十引郑缉之《永嘉郡记》:“有洙沐溪,去青田九里。此中有一双白鹤,年年生子,长大便去,只唯余父母一双在耳,精白可爱,多云神仙所养。”据传,永嘉青田一带有一对年年生子的白鹤,传说是由

  • 渊鱼丛爵

    源见“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为政不善,结果促使人民转向敌方。清谭嗣同《思纬?㚃台短书.报贝元徵》:“渊鱼丛爵,楚材晋用,此固在上者驱迫使然,彼为士者独不可悟商务力量之大乎?”并列 爵,同“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