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适可而止,就能避免危险。《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汉书.疏广传》:“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宋 苏轼《黄州安国寺记》:“〔继连〕为僧首七年
南朝梁钟嵘《诗品.宋光禄大夫颜延之》:“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芙蓉指荷花。新嫩的荷花出水开放。后以芙蓉出水喻指文字清新可爱,也形容女性天然的美丽。亦作“出水芙蓉”。《全唐诗话.韩翃》:“又“
源见“画龙点睛”。指绘画、文章在关键处能点出要旨,传出神彩。清李渔《闲情偶寄.格局》:“犹塑佛者不即开光,画龙者点睛有待。”“点睛”,现在常说成 “画龙点睛”。讲话或写文章,在关键的地方以一两句精辟的
南朝梁.殷芸《小说》:“武侯(诸葛亮)与宣王(司马懿)治兵,将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密觇武侯,乃乘素舆葛中,持白羽扇指麾,三军随其进止。宣王叹曰:‘真名士也。’”羽扇,鸟羽所制的扇。最初扇羽为十根,东
源见“弄璋弄瓦”。谓生女不如生男。宋刘克庄《沁园春.十和林卿得女》词:“莫信人言,虺不如熊,瓦不如璋。”
源见“和氏之璧”。指和氏璧。亦泛指美玉。清毛奇龄《观沧海歌读愚山观海集作》:“宣城好我如好璞,鼠魄还题卞和玉。”
诬( ㄨ wū ):本意为诬蔑,此处有轻视之意。 对后来的人是不能轻视的。 意谓“后生可畏”。语出三国.魏文帝《与吴质书》:“后生可畏,来者难诬。”唐.李峤《上高长史述和诗启》:“死者可作,贾生
同“乌府”。唐中宗《授杨再思检校左台大夫制》:“伫因献替,兼肃权豪。宜分务于鸾扃,俾效能于乌署。”【词语乌署】 汉语大词典:乌署
同“襦袴歌”。宋陆游《汪茂南提举挽词》:“小试襦袴咏,遂辞鵷鹭行。”
同“鹏程万里”。宋朱敦儒《千秋岁.贯方七月五日生日为寿》词:“此去应无滞,稳步烟霄地。鹏万里,鹤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