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记事珠”。比喻能帮助人记忆的书籍摘抄或汇编。宋王应麟辑有供初学者学习的《小学绀珠》。清冒襄《影梅庵忆语》:“余凡有选摘,立抄成帙,或史或诗,或遗事妙句,皆以姬为绀珠。”【词语绀珠】 汉语大词
源见“识荆”。借指己所推重之士。宋范成大《送通守林彦祥寺丞》诗:“穷山薄宦我无恨,识公大胜荆州 韩。”
同“杨朱泣歧路”。汉王充《论衡.艺增》:“墨子哭于练丝,杨子哭于歧道,盖伤其本,悲离其实也。”
得:贪得。 要以贪得无厌为戒。语出《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后汉书.马皇后纪》:“吾少壮时,但慕竹帛,
源见“茧大如瓮”。指瓮茧之丝,特别上等之丝。三国 魏嵇康《琴赋》:“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
五代时郑昌士有八子,皆俊秀,闻名于时,号“郑氏群虎”。宋代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时号喻物》,‘‘五代闽中郑昌士有八子,皆以词学闻,号郑氏群虎。”【词语郑氏群虎】 成语:郑氏群虎汉语大词典:郑氏群虎
同“报恩雀”。北周庾信《谢明皇帝等赐丝布等启》:“蓬莱谢恩之雀,白玉四环;汉水报德之蛇,明珠一寸。”
同“李斯忆黄犬”。唐骆宾王《畴昔篇》:“邹衍含悲系燕狱,李斯抱怨拘秦桎。”
同“石饮羽”。唐李白《豫章行》诗:“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谄( ㄔㄢˋ chàn ):献媚。 不是自己所应祭祀的鬼神,却去祭祀它,这是献媚。 古人迷信,祭鬼为了祈福。但又反对谄媚鬼神。语出《论语.为政》:“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朱熹注:“非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