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头颅行万里

头颅行万里

后汉书.袁绍传》:“十二年,曹操征辽西,击乌桓。(袁)尚、熙战败,乃与亲兵数千人奔公孙康於辽东。……康叱伏兵禽之,坐於冻地。尚谓康曰:‘未死之间,寒不可忍,可相与席。’康曰:‘卿头颅方行万里,何席之为!’遂斩首送之。”

袁尚被曹操战败,去投奔辽东公孙康。公孙康将袁尚等擒获,准备送给曹操。因天冷尚向康求坐席,康说,你的头颅将被割下来送到万里之外,还要坐席干什么呢?后用为献头作贡之典。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一《醉中歌》:“黄雀万里行头颅,白鹅作鲊天下无。”


【典源】 《后汉书· 袁绍列传》:“ (袁) 尚有勇力,先与 (袁) 熙谋曰:‘今到辽东,(公孙) 康必见我,我独为兄手击之,且据其郡,犹可以自广也。’康亦心规取尚以为功,乃先置精勇于厩中,然后请尚、熙,熙疑不欲进,尚强之,遂与俱入。未及坐,康叱伏兵禽之,坐于冻地。尚谓康曰:‘未死之间,寒不可忍,可相与席。’康曰:‘卿头颅方行万里,何席之为!’遂斩首送之。”《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亦载,事有不同。

【今译】 三国时袁绍之子袁熙、袁尚与曹操战败,投奔辽东公孙康,两人暗谋杀公孙康夺取辽地。而公孙康也想捕杀二人来与曹操交好。公孙康请袁氏兄弟会面,暗中伏下精兵,将二人擒住,让他们坐在冻地上。袁尚请求给予坐席,公孙康说:“你们的头颅马上要到万里之外去了,还要什么坐席!”将二人斩首,首级送给曹操。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被杀头颅远送。

【典形】 头颅行万里、头行万里塞、万里行头颅、万里送头颅。

【示例】

〔头颅行万里〕 清·王士禛《咏史小乐府》之三:“头颅行万里,失计杀田丰。”

〔头行万里塞〕 明·陈子龙《献山东俘志感》:“头行万里塞,胆挂五都坊。”

〔万里行头颅〕 宋·陆游《醉中歌》:“黄雀万里行头颅,白鹅作鲊天下无。”


猜你喜欢

  • 熊轼轓

    同“熊轼”。轓,车大箱。唐王维《送封太守》诗:“忽解羊头削,聊驰熊轼轓。”一本作“熊首轓”。【词语熊轼轓】   汉语大词典:熊轼轓

  • 五斗子

    源见“无功乡”。指唐代诗人王绩。清曹寅《睡适》诗:“空怜五斗子,糟粕到而今。”原注:“东皋子亦号五斗先生。”【词语五斗子】   汉语大词典:五斗子

  • 夜如何其

    夜:指夜色。其( ㄐㄧ jī ):表疑问的语气词。 意谓现在是夜里啥时辰。 常指夜已很深。语出《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文选.苏武〈诗四首〉之三》:“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 野鹜胜家鸡

    源见“家鸡野雉”。比喻他人的艺术风格胜过自家的艺术风格。清赵执信《题程松皋舍人诗卷》诗:“要识神明焕然处,非缘野鹜胜家鸡。”

  • 薛苞田庐

    《太平御览》卷四一四“人事部”“孝下”引《汝南先贤传》:“薛苞字孟尝,西平人,好学笃行,丧母,以至孝闻。父娶后妻而憎苞,分之出宅。苞日夜泣,不能去,被殴杖。不得已,庐于外,旦入洒扫。父怒,又逐之,乃庐

  • 尧禅舜

    《史记.五帝本纪》:“尧立七十年得舜……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尧帝儿子丹朱不贤,因此便把天下禅让给舜。后用为咏禅让帝位或王权易姓之典。唐.沈佺期《从驩州廨宅移住山间水亭赠苏使君

  • 遇事生端

    见“遇事生风”。《中国民间故事选·秧状元》:“他常常~,专找岔子。”

  • 革带移孔

    革带;皮革制成的腰带。腰带经常改换针孔,比喻腰围日趋细小。《南史.沈约传》:“初,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论者咸谓为宜。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许。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言已老病,‘百日数旬,

  • 沉书浦

    源见“致书邮”。泛指书信难通之处。唐许浑《送上元王明府赴任》诗:“荒城树暗沉书浦,旧宅花连罨画溪。”

  • 狗鼠不食其余

    见“狗猪不食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