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夜以继日

夜以继日

形容不辞劳苦,不眠不休的工作精神。孟子说,大禹讨厌别人进献美酒,却爱听有益的话。商汤坚持中正之道,但起用贤人却能通权达变,打破常规。周文王看待百姓,就象他们是伤病员一样。分明已接触到了道,却好象还没有看到一样追求不懈。周武王不轻慢常在身边的近臣,也不忘怀散在远方的臣下。周公常常想要兼学夏商周三代的贤王,来实践禹、汤、文、武四位君主所开创的业绩;遇到有与他们不合的地方,便抬起头来思考,一直到深夜。一旦侥幸豁然贯通,便坐等天亮,立即实行。

【出典】: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例句】:

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


主谓 形容日夜不停。语出《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清·王韬《中国自有常尊》:“若夫盛衰之势,强弱无形,则元黄剖判以来,原无一定,固不得藉一时之盛,恃一时之强而~也。”△多用以形容人勤奋劳苦。 →通宵达旦 ↔焚膏继晷。也作“夜以继昼”、“夜以接日”、“以夜继日”、“以夜继朝”、“以夜继昼”。


【词语夜以继日】  成语:夜以继日汉语词典:夜以继日

猜你喜欢

  • 舌为柔

    源见“齿弊舌存”。喻指以柔克刚,忍让求全。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诗:“自从齿牙缺,始慕舌为柔。”

  • 鱼上冰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郑玄注:“皆记时候也。”孔颖达疏:“鱼当盛寒之时,伏于水下,逐其温暖,至正月阳气既上,鱼游于水上,近于冰,故云鱼上冰也。”后

  • 死生一剑

    源见“季札挂剑”。称颂对朋友忠实守信。柳亚子《夜梦陶公醒而赋此》诗:“死生一剑情犹昔,忧患千年事可哀。”

  • 槐根蚁

    源见“南柯梦”。指南柯梦中之蚁。比喻追求暂时富贵的人。宋袁去华《满江红.都下作》词:“嗟倦客,道傍李;看人事,槐根蚁。立苍茫俯仰,漫悲身世。”

  • 平阳歌舞

    平阳:即平阳公主,汉武帝之姊,因其夫为平阳侯,故谓平阳公主。汉武帝刘彻的皇后卫子夫(?一前91年),家境贫寒,原为平阳公主家的歌女。有一次,汉武帝拜访平阳公主,在歌舞宴会上,卫子夫得到武帝的喜爱。武帝

  • 相斫书

    《三国志.魏书.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松之注引《魏略》:“豢(鱼豢,京兆人,撰写《魏略》五十卷)又常从问《左氏传》,禧(隗禧,字子牙,京兆人,是当时注述经书的学问

  • 欺李广

    源见“灞陵呵夜”。借指下属欺凌失势的上司。清 丘逢甲《客邸晚怀》诗之二:“醉尉径能欺李广,冷曹应共笑冯唐。”

  • 临大节而不可夺

    大节:指生与死的考验。不可夺:意为不可夺其志。 面临生死考验而不动摇屈服。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汉书.师丹传》:“临大节而不可夺,可

  • 戮仆

    《左传.襄公三年》:“晋侯之弟扬干乱其行于曲梁,魏绛戮其仆。”春秋时,晋侯之弟扬干在鸡泽会盟时,带兵无方,乱了兵车之军容行阵,时魏绛为中军司马杀了扬干的御车夫,表示对他的惩做。后因用为严肃法纪的典故。

  • 西靡树

    《文选》卷四十三南朝梁.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冀东平之树,望咸阳而西靡,盖山之泉,闻弦歌而赴节。”唐.李善注:“《圣贤冢墓记》曰:‘东北思王冢在东平。无盐人传云:思王归国京师,后葬,其冢上松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