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四海之内皆兄弟

四海之内皆兄弟

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孔子的学生司马牛忧伤地叹道:“别人都有兄弟,单单我没有了!”子夏道:“我听说过:死生听之命运,富贵由天安排。君子做事严肃认真,没有过错,对人谦恭谨慎,彬彬有礼。那么,天下之大,到处都是好兄弟——君子何必忧愁没有兄弟呢?”后常用“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表示人无分亲疏,地无分远近,都可结成朋友,交游广阔,朋友遍天下。

明.无心子《金雀记.守贞》:“此公有趣。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主谓四海,全国各处,也指世界各处。天下的人都亲如兄弟。语出《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儿女英雄传》15回:“快休说这话;你我丈夫行事,~。”△褒义。多用于描写人们之间要团结友爱。→朋友遍天下。也省作“四海皆兄弟”。


【词语四海之内皆兄弟】  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汉语词典:四海之内皆兄弟

猜你喜欢

  • 士师分鹿

    源见“蕉鹿梦”。谓真伪难辨,糊涂了事。宋陆游《长安道》诗:“士师分鹿真是梦,塞翁失马犹为福。”

  • 鼓缶之情

    源见“鼓盆”。指对生死的达观情怀。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荀奉倩丧妻,神伤而卒,非鼓缶之情也。”【词语鼓缶之情】  成语:鼓缶之情

  • 开天辟地

    《艺文类聚》卷一引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

  • 喷饭成蜂

    参见:蜂化饭

  • 中山沉醉

    源见“千日酒”。形容美酒浓烈,饮之久醉不醒。多寓避俗远世之意。唐白居易《和春深》之十四:“中山一沉醉,千度日西斜。”

  • 南柯一梦

    同“南柯梦”。元郑光祖《倩女离魂》三折:“分明见王生,说得了官也,醒来却是南柯一梦。”偏正 指做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据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淳于棼梦中到了大槐安国,娶了公主,当上南柯太守,享尽荣

  • 岌岌乎殆哉

    岌岌:危险的样子。殆:危险。 形容非常危险。语出《孟子.万章上》:“孔子曰:‘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按:孔了之语为“天下岌岌乎殆哉”的倒装。)后多引作〔岌岌乎殆哉〕。清.李渔《闲情偶寄.

  • 穷乃工诗

    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穷苦人之辞也。凡士之蕰

  • 墦乞骄

    源见“乞墦”。谓在墓地讨乞祭品,饱后自得骄人。明徐渭《旱甚久不应祷》诗:“渐少墦乞骄,而多褐夫惴。”

  • 顾曲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有其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后称欣赏音乐、戏曲为“顾曲”,有时也可用以指称通晓音律。孔尚任《桃花扇.侦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