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东陵瓜”。宋苏轼《次韵子由月季花再生》:“而今城东瓜,不记《召南》茇。”
同“壁立”。宋陈师道《答黄充》诗:“我无置锥君立壁,舂黍作糜甘胜蜜。”
八音:古指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乐器的声音。克:能。夺:失去。伦:次序。 八类乐器的声音能够调和,不使它们乱了次序,那么神和人都因此而和谐。 意谓乐音和谐,可以陶冶性情。语出《书.舜典
《旧唐书.吐蕃传上》:“广德(唐代宗李豫年号)元年九月,吐蕃寇陷泾州。十月,又陷奉天县。(帝)遣中书令郭子仪西御。吐蕃以吐谷浑党项羌之众二十余万,自龙光度而东。郭子仪退军,(帝)车驾幸陕州,京师失守。
《庄子.人间世》:“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颐)云:‘町畦,畔埒也。’”町,音tīng。町,音tīng。町畦,田界,田塍。《庄子.人间世》中以“无町畦”表示没有任
《后汉书.周燮传》:“(冯良)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冯良不堪奉迎之辱,杀马毁车,以示决绝仕途。后遂以“杀马毁车”比喻弃官归隐。
同“漆园吏”。唐张文琮《咏水》:“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词语蒙园吏】 汉语大词典:蒙园吏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五月五日续命丝,俗说益人命。”(据《太平御览》卷八一四引)古代风俗习惯,每年五月五日端午节用五彩丝系臂,可以避鬼邪,去病,延年益寿。后遂用为咏端午节之典。唐.李隆基《端午三殿
唐代谓天下之盛,扬州第一,四川次之。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卷第九:“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钱,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蜀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
源见“张绪风流”。形容柳姿风流可爱。宋辛弃疾《鹧鸪天.席上再用韵》词:“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典源】 《太平御览》 卷九五七引《齐书》曰:“刘俊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