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宋.杨亿《杨文公谈苑》载:宋开元八年,宋军围金陵,南唐后主李煜遣徐铉入朝,请求缓兵,宋太祖对他说:“江南亦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

宋.岳珂《桯史.徐铉入聘》:“国(南唐)初三徐,名著江左,皆以博洽闻中朝,而骑省〔徐〕铉,又其白眉也。……其后王师征包茅于煜(南唐后主李煜),骑省复将命请缓师,其言累数千言,上谕之曰:‘不须多言,江南亦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

宋太祖赵匡胤要派兵消灭南唐。南唐徐铉奉命出使宋朝,请求缓师。赵匡胤说,在自己的卧榻旁,是不能容许他人鼾睡的。后因以“卧榻之侧岂容鼾睡”,表示不许外人侵犯;以“鼾卧榻侧”比喻他人肆意侵犯;以“卧榻之侧”比喻自己管辖的范围。

清.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若我为附杖,则卧榻之侧,岂容鼾睡。”黄遵宪《纪事》诗:“毋许溷乃公,鼾睡卧榻侧。”《聊斋志异.凤仙》:“入而叱曰:‘卧榻岂容鼾睡!’二人惶遽,抱衣赤身遁去。”


其他 在自己的卧床边,怎能容许别人呼呼大睡。比喻不容许别人侵犯自己的利益范围。宋·岳珂《桯史·徐铉入聘》:“上谕之曰:‘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 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多用于利益方面。也作“卧榻岂容酣睡”、“卧榻之侧,岂容酣睡”、“卧榻之侧,岂容鼾睡”。


【词语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成语: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汉语词典: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猜你喜欢

  • 树为人爱

    《左传.定公九年》:“《诗》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左传》中借用《诗.甘棠》之意引申为思慕其人犹爱其树。后遂用为对思慕者追怀之典。唐.杜甫《古柏

  • 咏史夜

    同“袁宏夜吟”。唐孟浩然《送薛逢之宣州谒废使》诗:“牛渚何时到,渔船几处停。遥知咏史夜,谢守月中听。”

  • 唐生决疑

    源见“蔡泽年寿”。指唐举为蔡泽看相,预测未来。北周庾信《蔡泽就唐生相赞》:“蔡泽羁旅,唐生决疑,无劳神策,不问灵龟。”

  • 其谁曰不然

    其:副词。表推测,估计。 有谁说不是这样? 用反诘的语气表示对某种作法的肯定。语出《左传.隐公元年》:“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唐.梁肃《代太常答苏端驳杨绾谥议》:“而清俭厉俗,明哲保

  • 爨下残

    同“爨下馀”。宋黄庭坚《岁寒知松柏》诗:“牺象沟中断,徽弦爨下残。”【词语爨下残】   汉语大词典:爨下残

  • 双鹅飞洛

    《晋书.五行志中》:“孝怀帝永嘉元年二月,洛阳东北步广里地陷,有苍白二色鹅出,苍者飞翔冲天,白者止焉。此羽虫之孽,又黑白祥也。陈留董养曰:‘步广,周之狄泉,盟会地也。白者,金色,国之行也。苍为胡象,其

  • 步障

    古代贵显者出行,于道旁设幕布遮蔽风寒尘土或禁人窥视,长者达数十里,称“步障”。《晋书.石崇传》:“崇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恺以饴沃釜,崇以蜡代薪。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

  • 慕嚬

    源见“东施效颦”。指盲目仿效。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枝辞攒映,嘒若参昴。慕嚬之心,于焉祇搅。”【词语慕嚬】   汉语大词典:慕嚬

  • 河阳花飞

    同“河阳一县花”。唐刘希夷《洛川怀古》诗:“梓泽春草菲,河阳乱花飞。”

  • 抱柱信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梁,河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关于此事的记载,又见《战国策.燕策一》、《史记.苏秦列传》。尾生忠于爱情,信守约誓,但头脑僵化,不知权变,故抱柱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