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卜式羊肥

卜式羊肥

汉书.卜式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初式不愿为郎,上(汉武帝)曰:‘吾有羊在上林中(上林,即指上林苑),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蹻而牧羊。岁余,羊肥息(息,繁衍)。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勿令败群。’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

汉人卜式在上林苑为武帝牧羊,只一年,羊肥壮而繁衍。他以牧羊之道比喻治民,主张休养生息,惩治恶劣,国乃富强。后因用为善牧与比喻治民之典。

清.李晖吉、徐灒《龙文鞭影二集》上卷:“上官马瘦,卜式羊肥。”


猜你喜欢

  • 物伤其类

    见〔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主谓 伤,悲伤,同情。类,同类。万物对同类者遭受不幸而感到悲伤。《三国演义》第89回:“‘兔死孤悲,~’,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多用来比喻,前面常有“孤

  • 撚须

    唐卢延让《苦吟》:“吟安一个字,撚断数茎须。”“撚须”谓推敲诗句而捋须吟哦,因以形容创作的艰苦。宋苏轼《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灯青火冷不成眠,一夜撚须吟喜雪。”胡怀琛《赠陈蜕庵先生》诗:“撚须

  • 眉分八采

    源见“八眉”。指八字眉。《孔丛子.居卫》:“昔尧身修十尺,眉分八采。”

  • 无用刍狗

    源见“刍狗”。喻不为世用之人。唐骆宾王《与程将军书》:“若下仆者,天地中一无用刍狗耳。”

  • 踊贵屦贱

    《左传.昭公三年》:“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晏子)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yù卖)踊(yǒng受过刖刑者穿的鞋)者,故对曰:‘踊贵屦贱。’景公为

  • 浪子宰相

    徽宗时,浪子李邦彦做宰相事。李邦彦(?-1130年)宋怀州(治今河南沁阳)人,字士美。出身市井,风流俊爽,好踢球赏花,常作秽亵词曲。自言要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球,做尽天下官,自号“李浪子”。宋徽宗大观

  • 御沟红叶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广记》三百五十四引《琐言》云:进士李茵,襄州人,尝游苑中,见红叶自御沟流出。上题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僖宗幸蜀,茵奔窜南山民家,见

  • 海上仙槎

    源见“乘槎”。指传说中由海去天河的船。宋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词:“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 万马齐喑

    宋.苏轼《三马图赞引》:“时(宋元祐初)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凤膺,虎脊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长鸣,万马齐暗。父老纵观,以为未始见也。”相传宋时,西域进贡中有一奇马,生长很雄伟,体高大,

  • 临事断

    《祀记.乐记》:“师乙曰:‘……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让。临事而屡断,勇也。’”春秋时乐宫师乙赞美处理事务果断者为勇。后遂用为称誉临事断之典。唐.杜甫《过郭代公故宅》:“壮公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