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卧治”。谓轻视外任州郡长官地位。唐羊士谔《暮秋言怀》诗:“驰晖三峡水,旅梦百劳关。非是淮阳薄,丘中只望还。”
同“梁尘飞”。宋杨无咎《青玉案.徐侍郎生辰》词:“一声珠串,数敲牙板,应有梁尘落。”
同“窦滔妇”。唐李绅《城上蔷薇》诗:“窦闺织妇惭诗句,南国佳人怨锦衾。”
源见“瓮间吏部”。形容纵饮大醉。唐王绩《过酒家》诗之五:“依炉便得睡,横瓮足堪眠。”
《列子.天瑞》:“孔子游于泰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曰:‘先生何以为乐?’曰:‘天生万物,惟人为贵,吾得为人,一乐也;男贵女贱,吾得为男,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负襁褓者,吾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用口沫互相湿润。比喻在困难中以微小的力量互相帮助。张贤亮《灵与肉》四:“那里有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和女儿。”述补 濡,沾湿,沫
古代贵显者出行,于道旁设幕布遮蔽风寒尘土或禁人窥视,长者达数十里,称“步障”。《晋书.石崇传》:“崇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恺以饴沃釜,崇以蜡代薪。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
同“珠乘”。唐元稹《谕宝》诗之一:“珠玉照乘光,冰莹环坐热。”
源见“非熊兆”。喻怀有经国大才之人。宋 赵必豫《夏日燕黉堂.和竹磵韵寿匝峰使君》词:“曾归车共载,非虎非熊。”【词语非虎非熊】 汉语大词典:非虎非熊
源见“庾公尘”。遮蔽西风的扇子。用以喻抗拒权势,不沾鄙俗。清顾炎武《寄刘处士大来》诗:“黄尘污人衣,数举西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