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千里鹅毛

千里鹅毛

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我国唐代民间就流传着“千里寄鹅毛”的俗语,载于文学作品当首推宋.欧阳修。

唐时相传南方土官缅氏派伯高献天鹅给唐王朝,路过沔阳为之洗浴,没留神天鹅飞走,仅揪有一根羽毛。伯高便把这根天鹅毛献上,并作诗说:“将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沔阳湖失去,倒地哭号号。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后因以“千里鹅毛”用为礼轻情意重的典故。

宋.黄庭坚《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诗:“千里鹅毛意不轻,瘴衣腥腻北归客。”


见“千里送鹅毛,礼轻人义重”。宋·黄庭坚《长句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意不轻,瘴衣腥腻北归客。”


【词语千里鹅毛】  成语:千里鹅毛汉语词典:千里鹅毛

猜你喜欢

  • 望尘不及

    《庄子.田子方》:“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也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颜回问老师孔子说:“您慢走,我也慢走;您快走,我也快走;您奔驰,我也奔驰;您要飞快奔而不见尘

  • 戚家军

    明代抗倭将领戚继光(1528-1587年),山东蓬莱人。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青年时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中调浙江任参将,抵抗倭寇。编建新军,主要招募浙东义乌一带的农民、矿工组成。他们经严格

  • 四壁萧条

    源见“家徒四壁”。形容家境寂寞冷落,毫无生气。宋刘辰翁《沁园春.闻歌》词:“俯仰无情,高歌有恨,四壁萧条久绝弦。”

  • 五彩服

    同“五彩衣”。唐刘禹锡《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诗:“兄弟尽鸳鸾,归心切问安。贪荣五彩服,遂挂两梁冠。”

  • 阮囊贫

    同“阮囊羞涩”。清张问陶《除日同亥白登豆积山游唐冲妙先生张果祠》诗:“笑索阮囊贫,惟馀一两屐。”

  • 乞食吴门

    同“乞食吹箫”。清陈恭尹《虎丘题壁》诗:“市中亦有吹箎客,乞食吴门秋又深。”

  • 祢衡一鹗

    同“祢鹗”。唐李瀚《蒙求》:“慈明八龙,祢衡一鹗。”

  • 块然独处

    块然:孤独的样子。处( ㄔㄨˇ chǔ )居住,止息。 意谓离群索居。有时表示孤傲不谐流俗。有时表示政治上失意。寂寞无聊。语出《淮南子.原道训》:“卓然独立,块然独处。”《史记.滑稽列传》:“今世

  • 十三楼

    宋周淙《乾道临安志.楼》:“十三间楼去钱塘门二里许,苏轼治杭日,多治事于此。”本为宋代杭州名胜,宋苏轼《南歌子.游赏》词有“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之句,后泛指供游乐的名楼。清曹寅《诸敏庵

  •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原作“不去庆父,鲁难未已”。意为不除掉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不能安定。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死后,庆父串通鲁庄公夫人哀姜,先后杀死继位国君公子般和公子启方(即鲁闵公)。引起鲁国臣民公愤。次年,中原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