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刘向传经

刘向传经

刘向(约前77-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江苏沛县人,是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宣帝时为谏大夫,曾与王褒、张子侨等被宣帝召见,献上赋颂等文章几十篇。宣帝曾征召刘向传授《谷梁春秋》,在未央宫大殿北面的石渠阁讲论《五经》。又拜为郎中给事黄门,迁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时,刘向因反对宦官弘恭、石显而受到迫害。成帝即位,石显等被杀。刘向又被重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成帝精通诗书,喜读古文,任命刘向领校中《五经》秘书。后以“刘向传经”或“刘向”为咏儒官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36《楚元王传附刘向传》1928、1929、1949、1950页:“向字子政,本名更生。”“既冠,以行修饬擢为谏大夫。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招选名儒俊材置左右。更生以通达能属文辞,与王褒、张子侨等并进对,献赋颂凡数十篇。”“上亦奇其材”,‘‘会初立《谷梁春秋》,征更生受(授)《谷梁》,讲论《五经》于石渠,复拜为郎中给事黄门,迁散骑谏大夫给事中。”“成帝即位,(石)显等伏辜,更生乃复进用,更名向。”“而上(成帝)精于《诗》《书》,观古文,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

【例句】:

唐·杜甫《秋兴八首》之3:“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唐·司空曙《送李嘉祐正字括图书兼往扬州觐省》:“儒官比刘向,使者得陈农。” 唐·刘禹锡《同乐天送河南冯尹学士》:“阁上掩书刘向去,门前修刺孔融来。” 唐·刘禹锡《送分司陈郎中祇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若问旧人刘子政,如今头白在商於。”


猜你喜欢

  • 七碗茶

    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

  • 缑山鹤声

    源见“王乔控鹤”。指仙界的景象。唐刘沧《登龙门敬善寺阁》诗:“琐窗朱槛同仙界,半夜缑山有鹤声。”

  • 郑公图

    同“郑侠图”。清李渔《意中缘.毒饵》:“呵冻自传蓬户影,也堪补入郑公图。”

  •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元末红巾军起义前民间流传的歌谣之一。至正四年(1344年)、八年(1348年),黄河两次决口,洪水侵入大运河及河北、山东的漕司盐场。河患给百姓带来了灾难,也严重影响朝廷的财政收入。元廷征集26万民修河

  • 佽飞斩蛟

    《吕氏春秋.知分》:“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返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

  • 前歌之师

    同“前歌后舞”。《北齐书.幼主后主纪论》:“驰倒戈之旅,抗前歌之师,五世崇基,一举而灭。”

  • 蛾眉螓首

    《诗经.卫风.硕人》:“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汉.毛氏传:“螓首,颡广而方。”东汉.郑玄笺:“螓谓蜻蜻也。”此是《硕人》诗第二章的后五句,意为:脖颈儿好像长白的蝤蛴虫儿。

  • 重玄

    《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后以“重玄”指很深的哲理。《晋书.索袭传》:“味无味于慌惚之际,兼重玄于众妙之内。”唐李白《峨嵋山月送蜀僧晏入中京》诗:“黄金师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词语重玄

  • 西园论价

    《后汉书.宦者传.张让》:“明年,南宫灾,(张)让(赵)忠等说帝令敛天下田亩税十钱,以修宫室。……凡诏所征求,皆令西园驺密约?,号曰‘中使’,恐动州郡,多受赇赂。刺史、二千石及茂才、孝廉迁除,皆责助军

  • 岂弟君子

    《诗经.小雅.蓼萧》:“既见君子,孔易岂弟。”《诗经.小雅.青蝇》:“岂弟君子,不信谗言。”岂弟:平易近人。君子:先秦时对诸侯卿士的美称,后泛指品德优良的人。后因以“岂弟君子”指平易可亲,性格和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