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依样画葫芦

依样画葫芦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谷自以久次旧人,意希大用。建隆(宋太祖年号)以后为宰相者,往往不由文翰,而闻望皆出谷下。谷不能平,乃俾其党与,因事荐引,以为久在词禁,宣力实多,亦以微伺上旨。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致力,用力)之有?’谷闻之,乃作诗书于玉堂之壁曰:‘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太祖亦薄其怨望,遂决意不用矣。”(见《稗海》第三函)

此事又见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卷四,宋释文莹《续湘山野录》,内容大略同。

陶谷以自己是翰林苑老臣,希望得到提拔。但宋太祖认为,翰苑之人,没有创新,只是模仿照搬,故不用。

后常用以比喻照式模仿,毫无创新的作法。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案也。”


见“照葫芦画瓢”。宋·魏泰《东轩笔录》卷1:“谷不能平,乃俾其党与,因事荐引,以为久在词禁,宣力实多,亦以微伺上旨。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捡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耳,何宣力之有?谷闻之,乃作诗书于玉堂之壁,曰: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


【典源】 宋·魏泰《东轩笔录》 卷一:“ (陶榖) 以为久在词禁,宣力实多,亦以微伺上旨。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穀闻之,乃作诗书于玉堂之壁曰:‘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太祖益薄其怨望,遂决意不用矣。”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卷四、宋·文莹《续湘山野录》等亦载,文有不同。

【今译】 宋代陶穀学识渊博,文章出众,为翰林院学士。他因自己才高位低而不满,使亲旧朋党在宋太祖面前进言,称其久居词林,出力很多。太祖听后一笑,说:“听说翰林学士们写文章,都是抄袭前人旧本,不过改换词语而已,这正如俗语所说: 照着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有何费力之处?”陶穀闻后,题诗在玉堂墙上,发泄自己的怨艾。宋太祖更加不悦,一直没有重用他。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模仿照搬,套用前例,毫无创新。

【典形】 胡卢弃旧样、依样胡卢、依样画葫芦。

【示例】

〔胡卢弃旧样〕 清·黄遵宪《番客篇》:“长袖善新舞,胡卢弃旧样。”

〔依样胡卢〕 金·元好问《三士醉乐图》:“依样胡卢画不成,三家儿女日交兵。”

〔依样画葫芦〕 明 · 汤显祖《紫钗记》:“你献了呵三杯和万事,降唐呵也依样画葫芦。”


【词语依样画葫芦】  成语:依样画葫芦汉语词典:依样画葫芦

猜你喜欢

  • 万钟

    极高的俸禄。《孟子.告子上》:“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钟:古代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词语万钟】   汉语大词典:万钟

  • 谢庭飞雪

    同“谢家咏雪”。唐薛涛《酬文使君》诗:“今日谢庭飞白雪,巴歌不复旧《阳春》。”

  • 泛舟思戴

    源见“访戴”。谓因思念而访朋友。宋京镗《洞庭春色.次宇文总领韵》词:“命驾访嵇,泛舟思戴,此兴甚浓。”

  • 溪壑可盈,是不可餍

    溪:山间流水。壑:深沟,坑谷。盈:满。是:这个,指代人的欲望。餍:足。 溪壑还可填满,但欲壑是不能满足的。语出《国语.晋语八》:“溪壑可盈,是不可餍也,必以贿死。”《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一

  • 张仪诈

    《史记.张仪列传》:“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楚王大说而许之。……于是遂闭

  • 秋蛇春蚓

    同“春蚓秋蛇”。宋苏轼《次韵米芾二王跋尾》诗之一:“秋蛇春蚓久相杂,野鹜家鸡定谁美。”【词语秋蛇春蚓】  成语:秋蛇春蚓

  • 熊罴之士

    《尚书.康王之诰》:“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熊罴之士”,勇士。后因以“熊罴之士”为比喻勇士之典故。《晋书.段灼传》:“陛下诚欲致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使奋威淮浦,震服蛮荆者,故宜畴咨博采,广

  • 填河

    同“鹊填桥”。南朝 梁庾肩吾《七夕》诗:“倩语雕陵雀,填河未可飞。”【词语填河】   汉语大词典:填河

  • 飞蛾投烛

    见“飞蛾赴火”。南唐·谭峭《化书·三·飞蛾》:“天下贤愚营营然若飞蛾之投夜烛,苍蝇之触晓窗,知往而不知返,知进而不知退。”

  • 呼牛作马

    同“呼牛呼马”。明徐复祚《宵光记.慰弟》:“时不偶,且躬操敝帚,任他人呼牛作马,只低头。”见“呼牛呼马”。明·徐复祚《宵光记·慰弟》:“时不偶,且躬操敝帚,任他人~,只低头。”【词语呼牛作马】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