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中流击楫

中流击楫

亦作“击楫中流”。中流:江河水流中间。楫:船桨。在江心击桨发誓。借喻光复山河,驱逐敌寇的雄心壮志。司马睿任命祖逖(事迹见前“闻鸡起舞”条)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率部北上,收复失地。船行至江中,祖逖以船桨敲击船帮发誓说:“我祖逖不能扫清中原而渡江回来,将象此大江一样!”辞色壮烈,部下也都十分激动。祖逖过江后,积极招募军队,铸造兵器。所过之处,军纪严明,受到人民欢迎,并趁匈奴贵族刘曜和羯族石勒互相攻击之机,屡败石勒,收复失地。但因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对其不予支持。祖逖也忧忿而死,其扫清中原的志愿终未实现。

【出典】:

晋书》卷62《祖逖传》1695页:“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例句】:

宋·张榘《安庆模·和孙霁》:“中流击楫酬壮志,此去君王高枕,应暗者,使万里尘清,谁逊周公瑾。” 宋·刘过《上金陵章侍郎二首》其一:“半面旌旗佳丽地,十州鼓角郁葱边。便当击楫中流誓,莫使鞭为祖逖先。” 宋·方岳《水调歌头·九日多景楼用吴侍郎韵》:“醉我一壶玉,了此十分秋。江涛还比当日,击楫渡中流。” 宋·文及翁《贺新郎·游西湖有感》:“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何人是?” 清·陈确《与吴裒仲书》:“忆壬辰春与仲木令兄往返钱塘,两人中流击楫,莫肯以千秋让人。” 谭嗣同《出潼关渡河》:“为趁斜阳渡,高吟击楫歌。”


偏正 中流,河流的中央;击,敲打;楫,桨。在江河的急流中用船桨拍打着流水。比喻志在恢复国土河山的气概。语出《晋书·祖逖传》:“(祖逖)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宋·张榘《安庆模·和孙霁》:“~酬初志,此去君王高枕,应暗者,使万里尘清,谁逊周公瑾。”△褒义。多用于描写对大事业表示壮志雄心方面。也作“击楫中流”、“中流击枻”。


【典源】《晋书·祖逖传》:“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辑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世说新语·赏誉》“刘琨称祖车骑”条注引《晋阳秋》亦载,只有誓江事而无击楫事。

【今译】 东晋祖逖常以恢复中原为已任,向晋帝进言,晋帝任命他为奋威将军,给他粮食布匹,让他自己招募队伍,祖逖率自己的部属百余家北渡长江,在中流击打着船楫激昂慷慨地发誓道:“我祖逖如果不能恢复中原而再来回渡,有如大江!”众人无不为之感动。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驱除敌虏,收复失地,立志报国的壮烈胸怀。

【典形】 渡江楫、横楫、击楫、击楫誓、击楫吟、誓江、誓流水、誓中流、中流鼓棹、中流击楫、中流誓、祖逖慷慨、祖楫、祖生楫、击楫中流、中流忆祖生、渡中流、击楫歌、击楫愁、击中流楫、中流鼓楫。

【示例】

〔渡江楫〕 宋·文天祥《正气歌》:“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横楫〕 明·陈子龙《伤春》之五:“祖逖思横楫,逢萌忆挂冠。”

〔击揖〕 元 · 汤式 《一枝花 · 言志》:“曳裾休叹,投笔空焦,题桥漫逞,击揖徒劳。”

〔击揖誓〕 宋·范成大《满江红·清江风帆甚快》:“击楫誓,空惊俗; 休拊髀,都生肉。”

〔誓江〕 宋·张孝祥《和沈教授子寿赋雪》之一:“岂无祖逖去誓江,已有辛毗来仗节。”

〔誓流水〕 唐·李白 《南奔书怀》:“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誓中流〕 宋·范成大《次韵袁起岩提刑游金焦二山》:“别有英雄怀古意,他年击楫誓中流。”

〔中流鼓棹〕 清·杨潮观《大江西小姑送风》:“中流鼓棹谁同济? 蜗角蝇头名利。”

〔中流击楫〕 宋·文及翁《贺新凉·游西湖有感》:“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何人是?”

〔中流誓〕 宋·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祖逖慷慨〕 北周 · 庾信《拟连珠》:“是以刘琨之英略,莫知自免; 祖逖慷慨,裁能渡河。”

〔祖楫〕 清·刘献廷《题宝相寺东壁》:“渡江思祖楫,卜宅忆掏篱。”

〔祖生楫〕 清·顾陈垿《饯敬亭上江西观察》:“愿为祖生楫,送君中流时。”


【词语中流击楫】  成语:中流击楫汉语词典:中流击楫

猜你喜欢

  •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荫恶木枝

    《文选》卷二八晋陆机《猛虎行》唐.李善注引《尸子》:“孔子至于胜母,暮矣而不宿;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又注引江邃《文释》转引《管子》曰:“夫士怀耿介之心,不荫恶木之枝。恶木尚能耻之,况与恶

  • 元日花雪

    《宋书.符瑞志下》:“大明五年(大明,南朝宋武帝年号,五年为公元四六一年)正月戊午元日(元日,这里指农历正月初一,戊午是以干支记日法表示元日这一天始逢戊午,称为正月的戊午日),花雪降殿庭(花雪,即霰雪

  • 卜宅买邻

    源见“卜市邻”、“千万买邻”。谓选择住地和好邻居。柳亚子《三月十八日东郊民巷六国饭店夜坐有作》诗:“卜宅买邻都不俗,同舟共济漫相轻。”

  • 雪夜鸣鹅

    《新唐书.李愬传》载:吴元济谋反,李愬雪夜下蔡州平叛,夜半抵达,雪愈下愈大,大地白茫一片,军事行动极易被发现。时见城旁皆鹅池,于是让战士击鹅,鹅鸣声掩盖了行军声,麻痹了对方,一举成功。后遂以“雪夜鸣鹅

  • 瞻云就日

    《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后以“瞻云就日”形容臣下对君主的崇仰追随。太平天国洪仁玕《诛妖檄文》:“是以一时智谋之士,英杰之俦,无不瞻云就日,望风景从

  • 操瓶涌泉

    曹曾至孝,感动天帝;持瓶求水,井泉自出的传说。晋代王嘉《拾遗记》:“曹曾……慕曾参之行。……时亢旱,井池皆竭。母思甘清之水,曾跪而操瓶,则甘泉自涌,清美异于常。”

  • 三百青铜

    参见:三百青钱

  • 举足轻重

    原作“举足左右,便有轻重”,形容有实力者处于二强之间,对双方成败起着决定作用。用以表示地位重要,足以左右局势,如偏向何方,就会打破均势。窦融(公元前26-公元62年),字周公,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

  • 压元白

    同“压倒元白”。清陈书《和特舟同年韵并约少文方伯为是夕园中之游》:“可无折柬约裴 王,或有新诗压元 白。”

  • 赋比兴

    指作诗的三种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比:以彼例此。兴:托物兴词。《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词语赋比兴】   汉语大词典:赋比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