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东风射马耳

东风射马耳

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东风射(吹)马耳(一说菜名),比喻掉头不顾,无所动心。后以此为听了无动于衷的典故。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四十回:“我当初劝谏你多少来,你就当东风吹马耳。”


见“东风吹马耳”。《(游氏)中国文学史》:“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


【典源】 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今译】 李白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中,感慨习文不为世所重,要想飞黄腾达,只有去谄媚君王,或者黩武边关。吟诗作赋,还不如一杯白水。而这种愤世嫉俗的话,世人是不愿听的,如同东风吹马耳一样。

【释义】 后以此典指漠不关心; 或指淡然置之,不以为然。

【典形】 东风马耳、马耳、马耳春风、马耳东风、马耳风、马耳射东风、世途看马耳、马耳西风、马耳北风。

【示例】

〔东风马耳〕 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之八:“东风马耳尘劳后,半夜鸡声睡熟时。”

〔马耳〕 清·黄遵宪《石川鸿斋偕僧来谒》:“鸿飞宁记雪泥迹,马耳且任东风吹。”

〔马耳春风〕 金·元好问 《谼谷圣灯》:“纷纷世议何足道,尽付马耳春风前。”

〔马耳风〕 宋·陆游《哀病》:“仕宦蚁窠梦,功名马耳风。”

〔马耳射东风〕宋·苏轼《书晁说之考牧图后》:“世间马耳射东风,悔不长作多牛翁。”

〔世途看马耳〕 清·黄景仁《东中杂成》:“世途看马耳,骨相负鸢肩。”


【词语东风射马耳】  成语:东风射马耳汉语词典:东风射马耳

猜你喜欢

  • 狐死兔悲

    亦作“狐死兔泣”。《宋史.李全传》:“杨氏使人行成于夏全曰‘将军非山东归附耶?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得独存?’”行成:求和。杨氏:杨安儿之妹四娘子。李氏:指李全。夏氏:指夏全。

  • 炊熟黄粱

    源见“黄粱梦”。喻指醒悟之时。清陈廷敬《邯郸道上》诗:“炊熟黄粱已是迟,海门归路几人知?”

  • 巢由

    巢父和许由二人的合称。相传二人均为唐尧时的隐士。尧曾欲让位于二人,皆不受。语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西汉清名之士薛方以精通经书,行为高尚闻名于世,他曾任郡掾祭酒,王莽用安车去迎聘薛方。薛方对前来的使

  • 安期仙枣

    古代传说安期生先生,曾在东海卖药,据说年有千岁,并与秦始皇相见交谈过。到西汉时,方士李少君对汉武帝说,他在海上见过仙人安期生先生,有神药,能治病,给他巨枣吃,有瓜那么大。安期生就是所谓的仙人,往来在蓬

  • 鲁日

    源见“挥戈回日”。指太阳。南朝 梁刘孝威《塘上行苦辛篇》:“秦云犹变色,鲁日尚回轮。”【词语鲁日】   汉语大词典:鲁日

  • 尾大不掉

    见〔末大必折,尾大不掉〕。主谓 尾巴太大就不易摆动。①比喻部属势力强大就不服从指挥调度。也比喻机构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语出《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糊涂世界》卷8:

  • 伯乐相马

    伯乐,古代传说中善于相马的人。伯乐相马,比喻善于发现人才。战国后期,春申君黄歇任楚国相时,一个叫作汗明的策士,前来求见。等了三个月,春申君才见了他。一席话,春申君十分高兴,下令将其正式列入宾客名单,五

  • 蝇营狗苟

    比喻人的贪婪无廉耻,象苍蝇的营营钻营,象狗一样苟且不正。唐代韩愈《送穷文》:“蝇营狗苟,驱去复还。”并列 营,蝇飞之声;苟,苟且,不顾羞耻。像苍蝇那样到处飞逐,像狗那样谄媚无耻。比喻追逐名利,不顾廉耻

  • 左慈掷杯

    晋.葛洪《神仙传.左慈》:“公闻慈求分杯饮酒,谓当使公先饮以与慈耳。而拔道簪以画杯,酒中断,其间相去数寸。即饮半,半与公。公不善之,未即为饮。慈乞尽自饮之。饮毕以杯掷屋栋,杯悬摇动似飞鸟,俯仰之状,若

  • 鲇缘竹

    同“鲇鱼上竹竿”。清冯桂芬《五十初度自题小影》诗:“一官蓬岛鲇缘竹,五载枌乡鼠啮藤。”【词语鲇缘竹】   汉语大词典:鲇缘竹